|
脑外伤并失语患者的康复 |
|
障碍,患者本人虽常感困难,但很少被别人注意。以治疗4周后出院时病情为准,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估。显效:达()/(世)沼氏评分5级;有效;达()/(世)沼氏评分3~4级;一般:达()/(世)沼氏评分2级;无效:达()/(世)沼氏评分0~1级。 2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见附表。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的失语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恢复的时间较早。对照组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恢复时间较晚。观察2组急性期意识、一般精神状态和肌力变化,治疗组7~10 d后而对照组大多数于2周后好转。
附表 2组患者治疗前后结果比较(n=35)
组别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显效及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P值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治疗组 对照组 5 6 0 3 4 3 1 2 4 5 2 5 3 3 3 3 0 2 4 4 0 0 6 2 13 9 3 10 81.25 47.37 <0.05
3 讨论 失语是由于大脑中与语言有关的皮质及皮质间传导通路受到损害所引起。虽然失语有自然恢复的趋势,可究竟是损害部位的恢复还是未损害部位的代偿尚不清楚[4]。由于结构决定着功能,所以探索更有效的促使受损部位脑组织结构恢复的治疗方法对语言功能的康复是必要的。我们采用脑损伤侧颈总动脉少量多次注射甘露醇和脑活素的方法对脑外伤并失语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在意识好转、体征改善、尤其是语言康复方面都比对照组恢复得快且疗效显著(P<0.05)。该方法较常规的静脉注射药物有以下优点:①局部甘露醇浓度高,脱水效果好,减轻损伤部位的脑水肿作用明显;②脑损伤后由于颅内压增高,脑的血液灌注下降,经静脉使用的脑代谢活化剂到达损伤部位的量较小,而经伤侧颈总动脉注药则可显著提高损伤部位的药物浓度;③甘露醇可使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脑活素与其合用则更容易透过血脑屏障而被脑组织利用,更好地促进脑组织的修复。本文治疗结果提示了对以上观点的支持。 Schuell氏认为失语症的语言成分和规则并没有丧失和破坏,而是由于内部信号源的紊乱,语言分析器的失灵、处理过程的不同步或不协调造成语言机能减退导致失语,需采用多种刺激,如视觉、听觉或触觉刺激以促进紊乱的语言功能恢复[5,6]。本文治疗组采用多种形式的语言训练,结果使其言语的康复明显的优于对照组。语言训练的时机选择应待患者病情稳定,意识清楚,能配合时即可进行,以早期为好。负责训练的治疗师应富有语言训练能力,又应耐心、细致、责任心强。训练中不能忽视患者的心理治疗,以增强患者的语言康复信心,并持之以恒,直到痊愈。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脑外伤患者部分认知功能的临床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内外侧跖神经感觉传导 顺向与逆向测定法的比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