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卒中存活患者的心功能评价 |
|
HI)、收缩时间间期(STI)和射血分数(EF)、总外周阻力(TPR)、血管顺应性(C)及心搏功指数(SWI)、心搏作功(SW),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 2 结果 脑卒中组心功能各项评价指标与其他各组间的分析比较结果见附表。 从附表中可以看出,有关左室顺应性指标,脑卒中组E/A比率下降,STI延长、EF下降,与健康组、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0.001。与冠心病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心排血量各项指标,CO、CI、HI、脑卒中组都低于冠心病、高血压和健康组,差异极显著,P<0.01~0.001。SV亦低于健康、高血压和冠心病组,与健康、高血压组差异极显著,P<0.01~0.001,与冠心病组差异不显著,P>0.05。 附表中还显示,脑卒中组C下降,TPR升高、SW及SWI下降。
附表 脑卒中组与其他组间心功能各项检测指标比较
项目 脑卒中组 (n=28) 健康组 (n=35) 高血压组 (n=39) 冠心病组 (n=69) P值 P1 P2 P3 E/A 0.73±0.13 0.95±0.17 0.83±0.16 0.81±0.17 <0.001 <0.01 >0.05 STI 0.40±0.05 0.36±0.03 0.37±0.06 0.38±0.06 <0.001 <0.01 >0.05 EF 0.62±0.07 0.67±0.05 0.67±0.08 0.65±0.08 <0.005 <0.01 >0.05 SV 50.1±27.5 78.7±25.5 67.1±19.9 58.3±20.6 <0.001 <0.01 >0.05 CO 2.9±2.1 5.1±1.6 4.5±1.1 4.1±1.5 <0.001 <0.01 <0.01 CI 1.8±1.0 3.1±0.96 2.7±0.06 2.5±0.8 <0.001 <0.01 <0.01 HI 7.6±2.7 12.8±3.4 11.2±4.5 10.0±4.2 <0.001 <0.001 <0.01 C 0.85±0.33 1.76±0.79 1.23±0.58 1.16±0.56 <0.001 <0.005 <0.01 TPR 2566±990 1558±527 1821±437 2135±907 <0.001 <0.005 <0.05 SW 69.8±25.2 96±30.3 90.7±27.5 76±27.9 <0.01 <0.005 >0.05 SWI 40.3±14.6 57.6±16.6 61.2±25.2 46.6±14.2 <0.001 <0.001 >0.05
P1=脑卒中组∶健康组;P2=脑卒中组∶高血压组;P3=脑卒中组∶冠心病组
3 讨论 脑血管病是危害健康造成死亡原因的三大疾病之一,脑卒中存活患者,在生命得救后仍然面临着残障及脑卒中反复发作等严重威胁。这些患者往往要经历长期的,艰难的康复历程。本资料结果提示在这个阶段,脑卒中存活患者普遍存在左室顺应性下降、心排血量降低、外周阻力升高、血管顺应性下降等心脏储备功能明显低下的倾向。 以往文献对脑卒中急性期并发血管急症的机理研究较多。有作者报道脑卒中发病后植物神经功能立即受到抑制,血浆中的神经介质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β-羟化酶含量下降[3]。也有文献认为,丘脑下部、脑干网状结构、边缘系统等高级植物神经中枢结构的病损是脑卒中急性期心血管功能失调的发病基础[4]。还有认为颈动脉窦、主动脉弓的压力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脑血管、冠状动脉痉挛也参与其发病过程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医疗康复对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脑外伤患者部分认知功能的临床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