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患者不伴警告症状低血糖的护理 |
|
李美华
摘要 对36例不伴警告症状低血糖(UH)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观察及分析,其中17例共31例次为突然严重的神经性低血糖发作;13例在首次低血糖发作24~48 h内,低血糖再发作,且由伴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转为不伴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提示UH发作与反复低血糖发作有关,应避免反复低血糖发作引起脑损害。总结了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加强病情观察及血糖监测的重要意义。指出患者的低血糖症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强求控制血糖过低以期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糖尿病;不伴警告症状低血糖;护理 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 unawareness of hypoglysemia; nursing care
通常,低血糖发作以心悸、出汗、手抖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为主[1]。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进食,以避免加重低血糖和严重的脑功能障碍。近年来,一些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作时,在出现神经性低血糖之前,不出现相应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这种现象称为不伴警告症状低血糖(Unawareness of Hypoglycemia, HU)[2]。UH的危害性在于可使低血糖加重和导致严重的脑功能损害。笔者对糖尿病并UH患者进行了观察,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1991年1月至1996年12月,我科收治糖尿病并UH患者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58.5±15.9)岁,病程(6.9±7.9)年。其中伴有周围神经病变23例,自主神经病变25例;合并冠心病21例,肾脏病变22例(有的患者同时合并两种病变)。既往低血糖发作史20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0.071±0.032。UH出现时血糖水平为(1.79±0.62)mmol/L。胰岛素治疗19例,磺脲类药物治疗17例。 1.2 观察方法 1.2.1 监测血糖:对疑似或确诊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采用静脉血送检(葡萄糖氧化酶法)或末梢微量血糖法,每2~6 h监测血糖1次。当检测血糖<2.8 mmol/L,视定为低血糖发作。 1.2.2 观察发作症状:记录低血糖发作时有否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心悸、出汗、手抖)和神经性低血糖症状(头晕、精神异常、嗜睡、昏迷)。同时记录其它有关症状,询问入院前4周低血糖发作情况。 1.3 观察结果 本组36例不伴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低血糖发作87例次,均符合UH发作。其中17例共31例次为突然严重的神经性低血糖发作,呈昏迷状态。其他神经性低血糖症状如头晕、无力15例次;行为异常10例次;嗜睡8例次;既无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又无神经性低血糖症状23例次。13例在首次低血糖发作24~48 h低血糖再发作,其症状发生改变,由初期伴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转为不伴交感神经兴奋症状的低血糖发作。 低血糖昏迷患者,立即予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20~40 ml,神志恢复。视病因酌情继续静脉滴注5%~10%葡萄糖注射液。清醒患者嘱其进食糖或鼓励进食水及淀粉类食物。3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2 讨论
UH的发病机理尚未明确。早在80年代初,已经观察到UH患者低血糖发作时,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反向调节激素反应减弱[3]。近年,低血糖反复发作与UH的关系引起人们的关注。Boyle等[4]观察到低血糖反复发作,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对葡萄糖摄取增加。动物实验显示,延长低血糖发作,脑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数目增加[4]。上述资料表明,低血糖反复发作时,大脑摄取葡萄糖速度增加。此时,如仍能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糖代谢,则自主神经系统不被激活,即发生自主神经兴奋症状的血糖阈值有所改变。患者对低于正常水平的血糖未察觉,当血糖进一步降低,可出现严重的神经性低血糖症状。本文观察结果也支持低血糖反复发作最终导致UH形成。因此,对于反复低血糖发作患者应警惕UH的形成,避免低血糖脑损害的恶性循环[5]。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本结果显示,17例共31例次为突然严重神经性低血糖发作,呈昏迷状态。这种突发性的严重意识障碍,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甚至担心再次发作昏迷后难以苏醒。为此,在护理糖尿病并UH患者时,应重视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UH是低血糖发作的特殊形式,与反复低血糖发作有关,应尽可能减少致低血糖的有关因素,避免[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中晚期肝癌双介入治疗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绘画训练在精神病康复中的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