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总胆汁酸水平增高的临床意义 |
|
施有为 张君良 刘江潮 杨静 娄青 殷丽琼
【摘 要】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EH)与胆汁酸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EH组128例,正常对照组54例。所有受试者空腹10~12小时,次日晨采集静脉血标本。检测血糖、血脂及总胆汁酸(TBA)。结果:EH组TB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胆汁酸是11βOHSD的内源性抑制剂。EH存在获得性11β羟固醇脱氢酶(11βOHSD)缺陷。EH组的TBA明显增高,提示胆汁酸可能是通过抑制11βOHSD氧化活性,参与了EH的某些发病环节。 【关键词】 高血压 胆汁酸 11β羟固醇脱氢酶
近年来,高血压病(EH)与获得性11β羟化固醇脱氢酶(11βOHSD)缺陷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胆汁酸(bileacid,BA)是11OHSD的内源性抑制剂。我们对EH与胆汁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1996年10月至1998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EH患者及部分健康体检者。EH组:128例,其中男性66例,女62例,年龄19~85岁(平均68.7岁)。均符合1979年WHO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Ⅰ期31例,Ⅱ期37例,Ⅲ期60例,并除外糖尿病、肝胆疾病、尿毒症。正常对照组:54例,男性29例,女性25例,年龄20~83岁(平均65.4岁),均无心、脑、肾、肝胆及内分泌疾病。 1.2 标本收集与检测 所有受试者空腹10~12小时,次日晨采集静脉血标本。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TBA的主要成分是胆汁酸(BA),本研究以测定TBA水平来表示BA水平。 1.3 统计学分析 本组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及直线相关分析,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Newman-keals q检验。
2 结 果
2.1 EH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别。除HDL-C在EH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余指标如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高血压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s)
组 别 例数 男/女 年龄(岁) TC(mmol/L) TG(mmol/L) FBG(mmol/L) HDL-C(mmol/L) TBA(μmol/L) 高血压组 128 66/62 68.7±16.3 5.21±1.02* 1.72±0.83 5.71±0.93 1.31±0.18 6.72±2.81 对照组 54 29/25 65.4±12.6 4.74±1.34 1.22±0.49 5.31±0.68 1.21±0.09 4.97±1.65 统计值 χ2=0.0695 t=1.4035 t=2.5216 t=2.3506 t=3.2459 t=1.8062 t=5.210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1
注:*高血压组TBA与胆固醇之间存在相关性r=0.231,P<0.05;TC:胆固醇 TG:甘油三酯 FBG:空腹血糖 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2 EH组与对照组比较,TB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EH组的亚组中,Ⅰ期、Ⅱ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以Ⅲ期组最为显著(P<0.01)。高血压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高血压各亚组与对照组TBA比较(±s)
组 别 例数 TBA(μmol/L) 高血压Ⅰ 31 6.28±1.76 高血压Ⅱ 37 6.02±2.30 高血压Ⅲ 60 7.41±3.29 对[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动态血压 胰岛素水平关系的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肥厚性心肌病心尖肥厚型的临床观察及诊断研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