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动态血压 胰岛素水平关系的研究

usmn;6.6 75.8±2.3 97.1±0.9
t 值   1.67 1.51 1.68 2.21 1.57 2.13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注:* 1mmHg=0.133kPa
3 讨  论

  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前期表现,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患病率和病死率增高的危险因素[1]。血压和肾病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血压的增高可导致UAER的增高,而UAER的升高又加重血压的异常,形成恶性循环。本文的结果显示:①两组患者的夜间收缩压、舒张压节律均缺乏“勺”型改变,尤以微量白蛋白尿组明显。非“勺”型改变加重了对靶器官的损害,且节律改变越明显,并发症越重,这与Parving的报道[2]相一致。由此可见,动态血压节律异常与肾脏损害程度呈正相关。②在微量白蛋白尿组中,夜间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夜间患者的肾血流量较白天增加,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的升高使肾脏处于高灌注、高滤过状态,因此加重了对肾脏的损害[3],是蛋白尿产生的重要原因。③微量白蛋白尿组的空腹INS浓度显著增高,表示微量白蛋白尿组较正常组有更高的胰岛素抵抗现象。高INS血症促进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动脉壁内膜和中层增殖,同时引起水钠潴留,增加了机体的容量负荷[4]。因此,INS抵抗可能是血压节律改变和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的共同基础。
  我们认为,微量白蛋白尿与动态血压、INS水平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为了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不仅要控制血糖和脂质代谢的异常,而且应及早发现其动态血压节律的改变和INS的抵抗,并及时进行干预性治疗,从而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卢国元(215006 苏州医学院附属一院内分泌科)
施毕旻(215006 苏州医学院附属一院内分泌科)
成兴波(215006 苏州医学院附属一院内分泌科)
金皆怡(215006 苏州医学院附属一院内分泌科)
王殿彬(215006 苏州医学院附属一院内分泌科)
蔡鑫元(215006 苏州医学院附属一院内分泌科)

  参 考 文 献

1,Teresa H,Mitchell BN,Mike H,et al.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relates to noctrunal systolic blood.Am J Med,1997,2(6):531~535
2,Parving H.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Diabetes Annual,1993,7:127~144
3,Soren N,Klavs W,Hansen AS.Albuminuria and 24h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in normoalbuminuric and microalbuminuric NIDDM patients.Diabetes Care,1995,18(11):1434~1441
4,路影.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动态血压与胰岛素的关系.高血压杂志,1997,5(1):40~42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糖尿康口服液质量控制研究
    深圳市居民糖尿病危险因子与Ⅱ型糖尿病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分子变异与2型糖
    心理应激对 型糖尿病人糖代谢影响的对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
    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检测及其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遗传流行病学研
    糖尿病与血栓形成
    长期应用预混型诺和灵30R人胰岛素治疗
    正常妊娠妇女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脂代
    儿童糖尿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水平的观察
    尿微量蛋白及尿酶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
    肝病伴随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处理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