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不同类型的等律性心室竞争心律

第一次心搏仍为上述心房下部激动,随后经过两个不同程度的室性融合波(R2~R3),节律又转变为频率54次/min的加速性室性自搏心律,该心律持续4次心搏(R4~R7),又与心房下部激动形成三个室性融合波(R8~R10),此后窦性激动发生了一次心室夺获(R11),最后一次心搏仍为心房下部激动所控制。
  本例心电图提示在该患者心脏中存在三个频率相仿的节奏点,其一为窦房结,其二在心房下部,另一在心室内,使主导心律不断在窦性心律、心房下部心律和加速性室性自搏心律之间变换,是为窦-房-室竞争现象。




图4 例4心电图特征

1.5 窦-结-室竞争心律 例5,男性,29岁,临床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图5):窦性P-P间距0.54~0.70s,窦性激动频率86~112次/min。图中QRS波群呈现三种基本形态:①R7~R10呈R型,QRS时间0.08s,其前有窦性P波,P-R间期0.16s,为窦性下传激动。②R1~R3及图中最后一次心搏呈Rs型,QRS时间0.10s,与窦性P波无连带关系,为连接性起源,R-R间距0.56s,频率107次/min,系非阵发性连接性心动过速伴非相性室内差异传导。③R4~R6、R15呈rS型,QRS时间宽达0.14s,与窦性P波呈分离现象,R-R间距0.68s,频率88次/min,系加速性室性自搏心律。R11~R14形态介于①与③之间,为不同程度的室性融合波。
  本例心电图提示在该患者心脏中存在三个节奏点,一个为窦房结,一个在房室连接区,另一在心室内,心房由窦房结控制,心室由三者争相交替控制,呈现窦-结-室竞争现象。





图5 例5心电图特征

2 讨  论

  等律性心室竞争心律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①心脏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起搏点。②不同起搏点的频率相接近。③这些起搏点的周围没有保护性传入阻滞,因此当某一个起搏点的频率减慢时,较快的起搏点便可控制心室,反之则由另一个起搏点控制。
  心室竞争心律的临床意义应视产生该现象的基本心律而定。逸搏性心律具有生理性保护作用,一般无重要临床意义,在健康人及心脏病患者中均可出现。非阵发性连接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心脏病患者,如洋地黄中毒、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脏手术等。心房下部心律属逸搏心律,一般无重要临床意义。加速性室性自搏心律系心室内普肯耶纤维舒张期除极速度增加所致,心肌缺血是引起这种电生理改变的常见原因。此种心律虽多出现于病理情况下,但一致认为是良性的、一过性心律,预后较好,其严重性视原发病病因而定。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低氧对大鼠不同节段肺动脉一氧化氮合酶
    不同关节病理程度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肌
    干扰素α与阿德福韦酯不同联合方法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不同模式重
    用量热法研究水稻线粒体不同条件下的能
    人血液不同成份吸收光谱探讨
    不同剂量微波热凝后面神经变化的观察
    不同剂量苯妥英钠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浓
    不同浓度乙醇提取补骨脂的比较
    3种不同产地桃仁中苦杏仁甙含量测定
    不同的标准试验菌对有效氯抗力的比较
    中国西北三省区 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
    WMS在不同年龄老年群体中的应用分析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