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脏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观察及对策 |
|
王玉梅 沈凤玲 厉红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心脏介入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的检查和治疗。本文中提到的心脏介入术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经皮冠状动脉扩张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其中CAG用于检查以明确诊断,PTCA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则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1998年1月至11月共进行CAG 160例,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24例。其中5例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约为2.72%,以上5例经静脉注射阿托品,快速补充液体后,都恢复正常。具体情况见表1、表2。
表1 5例发生迷走神经反射情况
患者 性别 年龄(岁) 手术名称 发生时间 血压降至最低 (mmHg*) 大汗、恶心、呕吐 其 他 1 女 57 PTCA+支架 术后35min带管 0/0 无 意识障碍、呼吸减慢、尿失禁 2 女 66 PTCA+支架 术后3h带管 50/30 有 心悸 3 男 56 PTCA+支架 术后40min带管 75/50 有 心悸、面色苍白 4 男 49 CAG 术后2.5h拔管后 0/0 有 心悸、黑目 蒙、胸闷 5 男 60 CAG 术后2h拔管后 80/60 有 憋气
注: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在表中用支架表示;* 1mmHg=0.133kPa 表2 5例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及处理结果
患者 发生原因 发作时间 (min) 发作几分钟给药 用药后恢复 时间(min) 1 有尿意 5 即刻 3
2 排尿时右下肢活动 12 2min 10 3 输液内有硝酸甘油 15 即刻 15 4 不能自行排尿 17 2min 15 5 输液内有硝酸异山梨酯 10 即刻与5min重复 6
2 讨 论 2.1 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的原因 心脏介入术后并发症之一为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其多发生于动脉鞘管留置或拔出时,由于疼痛和恐惧感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可使心跳减慢,皮肤血管扩张,胃肠蠕动加快,分泌增多,膀胱内括约肌紧张,排空加强。由此产生相应的症状。如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全身大汗、恶心呕吐等。①心脏介入术后,患者需多饮水,以增加尿量,通过排尿排泄造影剂,而此时患者需要平卧位,穿刺肢体制动,行动不便。因此有的患者尽量憋尿,以减少活动,憋尿时膀胱内括约肌舒张,排空加强,反射性地兴奋迷走神经。②患者排尿,尤其是女性患者在坐便器时,有可能造成制动肢体弯曲,使动脉留置鞘管触及动脉,由于鞘管的刺激容易发生迷走神经反射。③硝酸甘油类药物,作用是使全身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减少,减轻心脏负担,并使左心室容量减少,射血时间缩短,造成回心血量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也使心率减慢,血压下降。④术前患者禁食,禁水,使血液浓缩,相对地使血容量减少。⑤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如症状持续不缓解,会使机体各脏器缺血缺氧,机体平衡遭到破坏,特别是心、脑、肾缺血缺氧而危及生命。 2.2 观察及对策 ①对心脏介入术后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守护床旁,鼓励患者及早排尿,避免憋尿,当患者有排尿感时,及时将便器从穿刺肢体对侧送入,以免穿刺肢体移动过度。②注意血容量改变,对年龄大,禁食患者,术后如病情允许不使用或减少使用硝酸甘油类制剂,并同时注意血容量。③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神志改变情况。④一旦发生心率减慢,血压急骤下降,面色苍白,立即将输液水阀完全打开,快速补充液体,以增加血容量。⑤经静脉注射1mg阿托品,因阿托品可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能迅速缓解症状,使患者恢复正常。
上一个医学论文: 低血钾引起房室分离临床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心肌灌注断层显影在心肌梗死应用中的优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