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血钾引起房室分离临床分析 |
|
任明芬 张冬红 刘建庄
房室分离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但低血钾引起者较少见。本文结合临床病例讨论了低血钾引起房室分离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认为低血钾引起的房室分离虽较少见,但经心电图、电解质检查诊断并不困难,及时全面补钾等治疗,预后较好,并对低血钾引起房室分离的机制进行探讨。
1 典型病例
患者,女,48岁。因意识不清5小时急诊入院,追问病史,1个月来恶心、饮食差,10天前出现左下肢无力,行头颅CT示“左小脑梗死”,给甘露醇治疗,3天前嗜睡,5小时前意识不清,查心率38次/min,为安装起搏器急转我院。20年前发现血糖高,间断服中草药治疗,长期腹泻,每日5~6次,未复查过血糖。脉搏41次/min,血压105/67.5mmHg(1mmHg=0.133kPa),意识不清,呼之不应,颜面水肿,呼吸深长,瞳孔对光反应迟钝,心率41次/min,律齐,无杂音,腹膨隆,肠鸣音0~2次/min,四肢肌张力减弱,双下肢Ⅱ度非指凹性水肿,病理征阴性。ECG:P波、T波消失,连接心律,V1~V3 ST段压低0.1~0.15mV,电解质:K+2.23mmol/L,CO2-CP 15mmol/L,诊断: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心律失常。立即静脉补钾及5%碳酸氢钠,3小时后意识恢复,心率44次/min,连接性,继续补钾,8小时后心率50次/min,连接性,血K+2.56mmol/L,入院20小时心率76次/min,T波、P波顺序出现,ST段正常,血K+3.6mmol/L,CO2-CP20mmol/L,腹胀及水肿好转,患者下床活动,经巩固治疗,痊愈出院。
2 讨 论
房室分离指心房和心室按各自的节律搏动,互不相干,可表现为心脏主导起搏点的频率降低,使低位节律点的逸搏节律浮现[1]。房室分离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曾有报道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患者应用地高辛后引起干扰性房室分离[2]。急性风湿性心肌炎致连接区自律性增加引起不完全性房室分离。洋地黄中毒引起完全性房室分离[3]。而低血钾所致的房室分离尚未见报道。 血钾降低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低血钾使心肌细胞静息电位减小而致心肌的兴奋性增高,心肌传导性降低及房室束-浦肯野纤维系统的自律性增高,易致各种心律失常,心电图早期表现为ST段下降、T波低平、U波出现,QT间期延长,随着血钾的进一步下降,P波、QRS波增宽[4]。当K+<3mmol/L时,T波、U波呈锯齿状或融合成横卧的“S”波,QU间期或QT间期不易分辨。但T波、P波消失较少见。 该患者20年来按糖尿病治疗,长期服中草药而腹泻造成慢性失钾,低钾使胃肠蠕动减弱,恶心、厌食,摄入钾减少,出现肢体无力,用20%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后,更加重了钾的丢失。严重低钾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嗜睡、昏迷,同时引起心肌传导性降低,使房室传导完全阻滞,房室连接区自律性增高,故P波不能下传,心室不能正常起搏,出现连接性心律,补钾后,患者意识渐清,心电图逐渐好转,当血K+达3.6mmol/L时,症状完全缓解,心电图正常,证实房室分离为低血钾所致。该患者存在酸中毒,K+可由细胞内逸出到细胞外,故细胞内K+可能远低于2.23mmol/L,因此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有特异性。在临床工作中,遇到该类患者,只要仔细寻问病史,结合心电图、电解质检查,诊断较准确,及时补钾预后好,该类患者不能因心率慢而盲目安装起搏器,尤其是患者意识不清时,危险性更大,临床应多加注意。
任明芬(453002 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张冬红(453002 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刘建庄(453002 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参 考 文 献
1,魏大愚.干扰和房室分离.中国乡村医生,1995,10(6):21~22 2,闾文德,李晶,章熙英,等.心房纤颤伴干扰性房室分离.心电学杂志,1994,13(2):92 3,赵月星.双重交界性心律伴阻滞性完全性房室分离1例.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995,9(4):224 4,戴自英主编.实用内科学,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8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换血疗法在急性砷化氢中毒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心脏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观察及对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