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维生素E在冠心病心衰患者中的临床观察 |
|
高建东 高震
维生素E(VE,即生育酚)有多种生理功能,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之一,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OFR)及抗氧化作用,可保护生物体细胞膜免受自由基的损害。心衰时压力及容量负荷过重,可加重心肌缺血,通过体内多种途径生成氧自由基,损伤心肌细胞及胞内超微结构,影响心肌的收缩、舒张功能[1]。因此,研究冠心病心衰患者与正常人血清VE水平及其变化规律,能够进一步证明VE的重要生理功能,为临床上应用VE防治冠心病心衰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共随机选取了50例冠心病心衰患者和50例健康人作为受试对象。观察组50例冠心病心衰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全部符合1980年全国内科学会上通过的“冠心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2]。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42~59岁,平均50.5岁。根据诊断学诊断标准[3],将心衰患者分为心衰Ⅰ度组、心衰Ⅱ度组、心衰Ⅲ度组分别进行观察。心衰Ⅰ度组17例,心衰Ⅱ度组17例,心衰Ⅲ度组16例,三组年龄无显著差异。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41~57岁,男女两组年龄无显著差异。经病史调查,常规体格检查,胸透,心电图,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检查均属正常。采血前至少2周内未服用VE等药物,饮食未作特殊要求。 患者采血时间在发病后1~3天。全部受试者均空腹采取静脉血3ml,不抗凝,然后分离血清,标本于4℃保存。利用日本产日立85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10天内测定血清VE含量。 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
2 结 果
2.1 性别对血清VE含量的影响 为了了解性别是否对血清VE含量具有影响,对男29例,女21例健康人血清VE含量进行比较,结果男性为(53.55±4.10)μmol/L,女性为(56.16±5.90)μmol/L,经统计学检验,不同性别的人血清VE含量无显著性差异(t=1.847,P>0.05)。 2.2 冠心病心衰对血清VE含量的影响 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不同组别血清VE含量的比较(±s)
组 别 例数 血清VE含量(μmol/L) 对照组 50 54.7±5.05 心衰Ⅰ度组 17 48.2±6.13 心衰Ⅱ度组 17 40.1±5.25 心衰Ⅲ度组 16 32.2±4.91 观察组 50 45.1±5.23
对表1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可以得知,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t=9.337,P<0.01),三个心衰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F=20.38,P<0.01)。 表2 不同组别血清VE含量比较的q检验
心衰Ⅲ度组 心衰Ⅱ度组 心衰Ⅰ度组 对照组 21.558** 13.998** 6.078** 心衰Ⅰ度组 12.548** 6.352** 心衰Ⅱ度组 6.101**
注:**P<0.01 通过对不同组别血清VE含量进行多重比较(q检验法)可见,三个心衰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心衰组两两之间差异也极显著(P<0.01)。
3 讨 论
在冠心病心衰的发病过程中产生大量OFR及过氧化脂,对心肌有损伤作用,VE的结构中有活泼的氢原子,作为供氢体能清除OFR,终止OFR的连锁反应,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和蓄积,减少细胞的损伤。研究发现,VE缺乏时,心肌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作用减弱,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受损程度加重,心绞痛发病率增加[4]。 本次研究表明,冠心病心衰组血清VE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冠心病发生心衰时,体内抗氧化能力显著下降,原因可能是血清VE在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作用中消耗过多,导致VE水平低下。本研究还表明,心衰组组间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心衰程度越重,VE含量就越低,呈显著性负相关。Gey KF(1989)报道,血清VE水平与死亡率呈显著性负相关[5]。本资料死亡1例,血清VE含量[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卡托普利与胺碘酮联用预防老年阵发性心房纤颤复发36例 下一个医学论文: 福辛普利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及其对QT离散度的影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