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托普利与胺碘酮联用预防老年阵发性心房纤颤复发36例 |
|
曹应江
1992年5月至1997年5月,我们对36例老年阵发性心房纤颤(房颤)使用卡托普利、胺碘酮联用预防复发,与单用胺碘酮对照组相比效果更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71例,均经心电图证实,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男31例,女7例;年龄62~83岁,平均70.9岁;病程2个月至15年,平均6.3年;房颤发作频率1次/3天至1次/5个月,平均1次/2.2个月;复律方式:自行复律6例,药物复律30例,直流电复律2例;基础疾病:冠心病14例,高血压病9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8例,肺心病2例,风心病1例,原因不明4例;心功能分级:Ⅰ级8例,Ⅱ级21例,Ⅲ级9例。对照组33例,男25例,女8例;年龄60~85岁,平均68.5岁;病程3个月至18年,平均7.2年;房颤发作频率1次/5天至1次/6个月,平均1次/2.8个月;复律方式:自行复律3例,药物复律29例,直流电复律1例;基础疾病:冠心病10例,高血压病9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7例,肺心病2例,风心病2例,心肌病1例,原因不明2例;心功能分级:Ⅰ级7例,Ⅱ级22例,Ⅲ级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比较无显著差别。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卡托普利6.25~25mg,每日3次口服;胺碘酮初始剂量200mg,每日2次,2周后改为维持量200m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口服胺碘酮,用法同治疗组。两组均针对基础疾病给予扩冠、降压、抗感染等相应治疗。 1.3 疗效评定 显效:房颤未再发作;有效:房颤发作次数减少;无效:房颤发作次数未减少。
2 结 果
随访过程中,治疗组2例因剧烈咳嗽终止服药,对照组1例死于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其余均按医嘱要求服药。随访1年,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uc=2.2133,P<0.05),详见表1。
表1 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疗效比较
组 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36 19 12 5 86.1 对照组 32 14 6 12 62.5
3 讨 论 房颤是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反复发作房颤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临床上常选用奎尼丁、普罗帕酮或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预防阵发性房颤的复发。卡托普利明显提高了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复发的预防效果,考虑与以下作用有关:①改善心功能作用。房颤的发作,除了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及全身性疾病等病因有关外,尚要考虑心功能因素。房颤在心力衰竭患者较易发生,原因是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心房增大且要承受增加了的压力或容量[1]。而老年人尤其是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多数伴有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减退、心功能不全。本组71例患者,心功能Ⅱ~Ⅲ级达56例。卡托普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降低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水平,减少血管收缩及水钠潴留,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从而降低心房压力,减少房颤的发生。②降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的作用。在器质性心脏病中,阵发性房颤多数是交感神经所介导的。有文献报道,老年慢性房颤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亢进[2]。卡托普利降低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从而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减少房颤的发作。③卡托普利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否有直接抗心律失常作用,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单位:曹应江(471031河南洛阳 解放军第一五○医院老年病科)
参 考 文 献
1,钱贻简.老年心房纤颤的病因.实用老年医学,1998,12(4):146 2,吕立友,赵关林.老年慢性心房纤颤心钠素与RAA系统的关系及其意义.实用老年医学,1998,12(4):156
上一个医学论文: 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的洋地黄应用问题 下一个医学论文: 血清维生素E在冠心病心衰患者中的临床观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