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岛素释放试验指导治疗100例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
|
,刺激胰岛β细胞兴奋,胰岛素分泌增加,临床常据此来估计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Ⅰ型糖尿病由于是胰岛β细胞遭致破坏,胰岛素释放试验常表现为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而2型糖尿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功能缺陷,与胰岛素的外周抵抗两方面的因素,其胰岛功能障碍尤以β细胞胰岛素分泌障碍为重要,口服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血浆胰岛素值可表现为降低、正常或增高,增高者多有高峰延迟现象。 随着近年来对2型糖尿病的病因学及发病机制认识的更新,为有利于预防治疗,把Ⅱ型糖尿病的发展经过分为遗传易感性、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减低、显性糖尿病几个阶段。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可能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为主的高胰岛素血症,而到了显性糖尿病的出现,由于β细胞不能产生更多的胰岛素来对抗基因易感性和饮食或肥胖等后天获得性所决定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水平将开始下降,表现为β细胞功能减退[1]。故用胰岛素释放试验来了解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并确定病期,选择治疗用药是有一定帮助的。 本组100例患者胰岛素释放试验,发现胰岛素分泌低下33例,胰岛素分泌值正常41例,增高26例。根据2型糖尿病发病的机制及发病阶段的分期认识,对于胰岛素分泌增高者,我们认为系糖尿病的早期阶段,主要是以外周胰岛素抵抗为主,胰岛β细胞为克服加大的外周阻力,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补偿其作用之不足,其结果是产生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早期能代偿,随后代偿作用不足。因此,我们选用二甲双胍或拜糖平抑制或延缓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促进肌肉等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加速无氧糖酵解,抑制肝脏糖异生,降低肝糖输出,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对于胰岛素分泌值正常者,我们认为系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开始衰竭阶段,虽然其胰岛素分泌值正常,但并未能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其原因有外周抵抗的因素,亦有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是否正常的关系[2]。对于这类患者我们的处理是对肥胖者首选双胍类,对非肥胖者则首选磺脲类,若效果不佳再增加另一类降糖药。对于胰岛素分泌降低及缺乏者,由于该类患者病程较长,且平时血糖控制较差,多为胰岛β细胞已进入衰竭阶段,我们选择了胰岛素治疗。 在该项临床观察中,我们还发现少数初诊病例,病程不长,体型不瘦,而胰岛素分泌明显降低,其中各时相均<5mU/L者有4例(见表1),但患者未用胰岛素而未发生酮症酸中毒。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近年来研究发现高血糖有抑制β细胞功能和加重胰岛素抵抗的作用,称之为高血糖的“细胞毒性”作用有关[3]。认为若降低血糖后再作胰岛β细胞功能测定,将更能全面了解胰岛β细胞的功能。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代谢异常的关系 下一个医学论文: 地奥脂必妥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