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状动脉侧支血流的测量方法 |
|
。18%的患者存在双向血流,即在心脏收缩舒张的某一期为前向血流,另一期为逆向血流。和以前的研究不同的是,Tron C等发现双期血流的患者中2/3的CCF是在收缩期发生的。有单向血流的患者中有94%的患者其CCF发生于收缩期。Retrop 3级的患者在多普勒测量中示双期血流,2级者示单期或双期血流,0级和1级者示流速很慢的双向血流。表明这两种不同的方法有较好的一致性。此外,Gaster AL等[10]也用带多普勒探头的导管来测量冠状动脉狭窄阻塞的程度及血流量、DSVR(diatolic to systolic velocity ratio)、P/D(proximal to distal velocdity ratio)以判断PTCA的预后。因此可以设想,以后对冠脉主干阻塞程度和CCF发育情况的评价可以用一根导管一次完成。 Piek JJ等[11]用多普勒导管进行单支血管病变CCF形成后血流动力学检查,认为受血动脉的侧支血流与供血动脉的血流相比是更好的预测缺血情况的指标。Senti S等[12]提出了CCF指数的概念。该指数=PTCA时阻塞远端的速度时间分数(velocity time interal)/PTCA后阻塞远端的速度时间分数。该指数越大则侧支循环发育越良好。另外在做PTCA时ECG的ST-T段无变化的患者也被看作有足够的侧支循环。这两种方法可互相对比。该研究发现心梗后进行力所能及的体力锻炼的患者该指数为3.3±0.9(±s),不运动者为2.4±1.0,P=0.002。就此认为在心梗后进行运动者侧支循环发育较好。 激光多普勒显像(Laser Doppler Imagine,LDI)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成像方式。现有2种LDI系统[13],分别是步长(step wise)和连续(continuous)扫描。前者已与彩色小球法测定血流量做过比较。现有的实验证据证明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用于测量活体结缔组织的血流。Bray R等[14]进行了兔膝侧支循环的测量后认为如果计算精确,有足够的组织特异性数据资料,LDI与传统的有创伤的检查手段相比具有优势。 用介入的方法进行冠脉内超声检查的结果较准确。在体表对侧支血管进行多普勒检查只限于人体和较大动物的肢体血管[15]。对人体其他部位,如阴茎,超声探测常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导致对结果的错误判断[16]。因此多普勒检查实际上仍是一种创伤性的检查。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非扩血管药物治疗心绞痛的应用现状 下一个医学论文: PTCA支架后冠脉再狭窄全身预测因子的研究进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