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儿麻后遗症肌替代术后康复程序

朱健儿 汪土松 方弘伟

  由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感染损害了脊髓前角中的运动细胞,从而引起了不同程度的肌肉瘫痪致肌力不平衡。我院自1989年5月~1991年3月施行代股四头肌术50例。1991年4月后施行代股四头肌术并术后根据我们自行设计的功能康复程序进行训练105例患者进行比较。随访结果效果明显优于前期单纯手术矫治者。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儿麻后遗症患者共155例,男89例,女66例。平均年龄20.3(10~34岁),左侧76例,右侧79例。其中绳肌代股四头肌100例,腹肌代股四头肌55例。将1991年3月前施行的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绳肌代股四头肌38例,腹肌代股四头肌12例;1991年4月后施行的105例并按程度进行功能训练的作为观察组,其中绳肌代股四头肌62例,腹肌代股四头肌43例。
1.2 方法 2组患者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按程序进行功能训练 ①术后石膏固定期:术后采用管形正前方纵向切开外加纱布绷带捆扎的方法作外固定,优点是可随时处理肿胀、石膏卡压等情况,时间6周。此期间要密切注意远端血液循环。术后3d患者疼痛减轻即可作患肢的等长收缩练习。每次持续3~10s,一般持续5s,中间休息2~3min,连续做3遍,每日1~3次。同时要练习健肢,防止褥疮的产生。②折除石膏后的功能康复。绳肌的功能是屈膝,移位后将要行使股四头肌的伸膝功能,因此折除石膏后的综合性锻炼中尤要注重绳肌运动相转换的训练。嘱患者收缩绳肌的同时,医者用手托住足跟向上抬举,逐渐伸直膝关节,历时15~30s,然后放下;每日3~4次,每次5~10min,逐渐增加到30min。功能位的锻炼以患者的主动运动为主,患者侧卧,患肢在上练习膝关节伸屈运动。或坐于床边,膝关节屈曲90°后,再逐渐伸直。每日4~5次,每次锻炼5~10min。移位肌腱的牵伸。让患者采取一个肌肉容易伸展的体位,使膝关节活动度达到最大限度,并以不引起疼痛为度,运动时要缓慢轻柔,帮助患者尽量完成膝关节的屈曲。伸膝位采用抗阻力运动,如在其足背放置一定重量的砂袋,并渐渐增加重量,每次坚持5s,中间休息2~3min,连续做3遍次,每日做1次。注重协同肌肌力的锻炼。侧卧位外展髋关节和俯卧位后伸髋关节并作抗阻力锻炼能增强臀肌肌力。踝关节跖屈,练习足尖站立能增强腓肠肌肌力。③站立位练习抬腿屈髋运动。锻炼行走时,身体要保持躯干直立,切勿后伸,用力要均匀,距离相等。开始每天上午、下午各锻炼3次,每次10min,逐渐增加次数和时间。
2 结果
  2组疗效按陆裕扑氏标准[5],其结果见附表。
3 讨论
  增强肌力的可行性:对肌力减弱者进行系统的康复锻炼,在临床上可起到增强肌力的作用。运动单位代表一组肌纤维,估计约有100~200根。肌肉张力可以通过额外动员运动单位和增加活动着的运动单位的输出频率(活动频率)而获得。儿麻后遗症患者主要是病毒损害前角细胞,导致肌肉不同程度的瘫痪。所以,锻炼时并非局限于肌张力极低的某一块肌肉,而是首先采用肌腱替代后再作训练。
  神经学专家们经过研究提出了末梢神经的再生学,认为末梢神经再生速度为1 d0.2~4 mm,大部分是0.8~1 mm以上,临床上可认为1 mm。我们缺乏实验条件不能亲自验证,但可作为理论依据。根据再生原理,有学者提出了运动麻痹恢复机制即:神经再生后对变性肌肉的再支配;发展辅助肌及其它肌群的代偿功能;使残存的肌纤维发生代偿性肥大;促进由神经分支对变性肌的再分配。
  锻炼中应注意的问题:①疼痛。在开展锻炼过程中首先会遇到的就是疼痛问题,因个体的差异及外部条件的影响有的患者时稍有疼痛即不愿练习,有的患者却在剧痛时还坚持锻炼,以致造成严重创伤。掌握这个尺度,一般地说若锻炼12h后疼痛不减轻,即要减少运动量;若第2 d疼痛仍未消失或反而加重则应暂停运动。②锻炼中阻力的计算。对加强肌力的锻炼一定要循序渐进。由被动到助力运动,由主动到抗阻力运动的过渡应掌握好。在能达到主动抗阻力锻炼时,阻力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这主要是等长与等张缩运动,等长收缩时膝关节全力向正前方伸直,在小腿下端逐渐增加重量,增加到膝不能保持伸直位时,这个最大阻力的重量就是1KM。确定1KM后,将重量稍减去些,患者保持6s;等张收缩时阻力要比最大肌力稍小些,肌肉反复收缩和放松。设想肌肉的两点,收缩时两点接近,放松时两点离开。肌纤维的张力保持不变。患者在石膏固定期间还应注意健侧肢体的锻炼。有条件的患者应处于良好的医学监护下,随时记录哪些不足方面及时给予纠正。

作者单位:金华市中医院 金华 321017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最近5年针刺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的概
    脑出血后遗症的整体护理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头针治疗脑血管病后
    组合针灸配合补气养血荣肌汤治疗周围性
    探讨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护理
    角膜和粘膜移植治疗严重眼烧伤后遗症
    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护理
    八正散加减治疗淋病后遗症62例
    穴位注射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40例疗
    从X线片观察胫骨延长术对儿麻后遗症的
    112例儿麻和脑瘫残肢畸形手术矫治效果
    脑血管病后遗症的传统医学康复
    经皮大脑皮层电刺激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