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278例脑血管病患者生命质量评价

、78.07%。家人和朋友支持及本人人生观下降较少,分别为10.72%、36.36%。随着病后的康复,生命质量各部分得分逐渐增加,其中日常生活能力和健康状况的恢复程度大于劳动工作能力的恢复,与王玫[2]报道一致(表1)。

表1 不同病程的脑血管病患者生命质量得分(QL-Index)


项目 标准
分 病前 病后
<1月 1~ 7~ >1年
劳动工作能力
日常生活能力
健康状况
家人或朋友支持
人生观
合计 2
2
2
2
2
10 1.91
1.95
1.87
1.95
1.98
9.66 0.23
0.38
0.41
1.74
1.26
4.02 0.49
0.72
0.75
1.75
1.48
5.19 0.68
0.99
0.96
1.77
1.57
5.97 0.63
0.99
0.96
1.75
1.51
5.84

  影响脑血管病患者病后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①单因素分析。将患病后不同时期的生命质量得分按不同患者进行分组则发现患者性别、就业情况、脑血管病类型及家庭经济情况在患者病后各个时期都对患者的生命质量有影响,其中男性患者得分普遍高于女性,与文献报道一致[2];就业较未就业患者得分高;家庭经济情况好较差的患者得分高;缺血性脑血管病较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得分高,与文献[1]报道相似。患者婚姻状况、是否与配偶子女同住、首次发病类型、首次确诊医院及首次入院时间对病后初期生命质量影响较大,P<0.01,但随着病后的康复,影响逐渐减少,其中在婚、与配偶子女同住的得分高于未婚或独住的患者;首次发病是渐进型患者得分高于突发型;首次确诊医院是省市级医院得分高于县区级医院;首次病后就诊越快得分越高。患者年龄在病后6个月内对生命质量的影响不大。6个月后年龄小的患者得分高于年龄大的。这说明年龄小后期康复较好。而年龄大可能是由于自然衰退而抵消了康复的效果(表2)。②逐步回归分析。将以上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来的变量为自变量,病后1月时的生命质量为因变量(Y)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有4个变量被选入方程。患者的脑血管病类型(X13)是影响其生命质量得分的第一位显著性因子,呈负相关。出血性脑血管病对生命质量的影响较缺血性大,与文献报道一致[1];筛选出的第二位显著性因子是首次发病类型(X41),呈正相关。患者为突发型一般来势猛,病情重,死亡率高,幸免于难的患者多留有意识障碍或肢体瘫痪,从而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和劳动工作能力,生命质量得分低,相反渐进型的患者一般病情轻,病情进展较平稳,患者对肢体的伤残逐渐适应,因而生命质量得分相对较高;第三位显著性因子是家庭经济情况(X11)。在单因素分析中该因素对病后初期的生命质量得分影响不大。而在多因素分析中作用显著,被选入方程,呈正相关。经济条件好,能立即入院治疗,患者恢复较好,相反经济条件差治疗不及时的患者,生命质量得分低;第四位被选入方程的显著性因子是婚姻状况(X7),呈正相关。在婚比离婚、未婚、丧偶的患者生命质量得分高,在婚患者病后生活上有人关心照顾,精神上有人支持理解,这样能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和力量,帮助患者恢复自信,有利于病后康复和生命质量的提高[4](表3)。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48例膀胱肿瘤病人的整体护理
    全麻下取气管异物48例临床分析
    硅胶假体胸大肌下植入隆乳术若干问题探
    丹参 山莨菪碱合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18例误诊分析
    桥本病的外科治疗 附38例报告 
    外环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68例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法隆乳18例报告
    Wilson病ATP7B基因Arg778Leu突变与临床
    48例老年人肺上叶前段或舌段病变临床分
    原发性肝癌268例综合治疗分析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附18
    肥厚性心肌病心尖肥厚亚型的临床诊断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