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方抗栓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 |
|
正常为12级[2];手的功能评测采用上田敏分级并参考九州劳灾医院的三段分类法:废用手、助用手和实用手[2];步行能力评测:不能步行、借助步行(搀扶步行50 m以上),独立步行(自行或使用单脚手杖行走50 m以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测根据Barthel指数记分法:ADL积分>60分回归社会和家庭基本无障碍,40~59分回归家庭有困难需要别人部分帮助,<39分不能回归家庭几乎全部需要他人帮助[3]。 2 结果 2组患者按上田敏偏瘫功能12级法评测上下肢功能,治疗组治疗前7~11级上肢40例,下肢83例;治疗后分别为111例、167例,分别增加38.2%、45.4%。而对照组分别增加14.5%、19.0%、 2组比较差异极显著上肢χ2=16.13,下肢χ2=15.01,P均<0.001(表1)。 2组患者手的功能评测,治疗组治疗前助用手和实用手102例,治疗后158例,增加30.1%,对照组增加1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9.19,P<0.01;步行能力评测,治疗组治疗前借助步行和独立步行者100例,治疗后173例,增加39.2%,对照组增加15.1%,2组比较差异极显著χ2=15.77,P<0.001(表2)。
表1 2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上下肢上田敏法分级的比较
组别 例数 上 肢 下 肢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Ⅺ ⅩⅡ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Ⅺ ⅩⅡ A 186 ① ② 6 0 9 2 31 13 34 10 36 22 30 28 14 10 20 46 5 31 1 22 0 2 0 0 3 0 13 0 16 1 20 2 25 3 26 13 39 49 30 61 11 39 3 10 0 5 0 3 B 90 ① ② 3 0 4 2 15 11 16 15 17 14 16 16 6 15 11 10 2 4 0 3 0 0 0 0 1 0 6 1 7 3 8 5 13 10 15 12 19 22 15 18 5 15 1 3 0 1 0 0
A为治疗组,B为对照组;①为治疗前,②为治疗后;下表相同。 表2 2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手功能与步行能力的比较
组别 例数 手机能 步行能力 废用手 助用手 实用手 不能步行 借助步行 独立步行 A ① ② 186 84 28 90 78 12 80 86 13 81 43 19 130 B ① ② 90 41 29 43 45 6 16 38 28 40 30 8 3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按Barthel指数积分计算,治疗组治疗前≥60分78例,治疗后156例,增加41.9%,对照组增加13.3%,2组比较差异极显著χ2=24.13,P<0.001(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积分比较
组别 例数 ≤39分 40~59分 ≥60分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中控点转移与抑压法联合应用治疗偏瘫 下一个医学论文: 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对ADL的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