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培训对视力残疾人改善生活质量的调查 |
|
95 <0.001 5060±2463 4500±2806 11254±9728 9773±2553 11292±1840 - 目前 86 10158.98±7441.12 <0.001 8880±4034 7000±3279 12300±7599 13004±13810 9184±2332 8760±2398
表3 参加培训前后婚姻状况比较
项 目 男 学 员 女 学 员 培训前(%) 培训后(%) 培训前(%) 培训后(%) 未婚 48(69.6) 28(41.2) 14(82.4) 9(56.3) 在婚 13(18.8) 31(45.6) 1(5.9) 6(37.5) 分居/离婚 1(1.4) 1(1.5) 1(5.9) 0(0) 已有异性朋友 6(8.7) 7(10.3) 1(5.9) 1(6.3) 尚未自立 1(1.4) 1(1.5) 0(0) 0(0) 总计 69(100.0) 68(100.0) 17(100.0) 16(100.0)
面临问题:毕业学员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见表4,其中71.1%的学员认为如有机会想继续念中专或大专。 表4 毕业学员认为目前面临最大问题
面临问题 例数 % 治疗眼睛 接受教育 就业培训及提高 家庭关怀及支持 其它 总计 8 19 44 6 6 83 9.7 22.9 53.0 7.2 7.2 100.0
3 讨论 在新的医学模式指导下,人们的健康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视力残疾者虽然视觉丧失,但不一定丧失工作能力和兴趣,就全社会而言,视力残疾患者仍然是重要的潜在的人力资源。我国低视力患者数量十分庞大,约有1 100万人。本调查显示参加培训的视力残疾人年龄较小,平均28.64岁。文化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占80.9%。通过职业培训可使他们恢复一定的工作能力,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社会消耗,创造社会价值。 许多致盲性疾病和遗传性眼病经医院治疗而使视力恢复正常是很困难的,治疗失败也难以避免。Bothe-N调查进入康复训练中心的334例后天视觉障碍患者的视力状况发现盲及严重视力残疾的比例高,半数是法律盲[4]。本调查也发现同样情况,一级盲和二级盲占63.0%,其中先天盲占31.3%,后天盲占68.7%。因此开展医院治疗以外的其它康复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是有必要的。 视力残疾人多数生活十分困难。失业和无工作是严重的问题。在美国只有25%~35%视力障碍在工作[5]。本调查结果显示培训前仅有12.8%的学员有正式或临时工作。高失业率和缺乏就业机会也使得视残患者医疗康复和其它需求无法满足,更加剧了视力残疾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国家根据国情制定有关政策,摸索出适合视力残疾人的就业领域,帮助适于工作的视力残疾人就业是重要的。根据Bothe-N和Fischbach-F报道,对视力残疾人较普遍合适的就业领域是按摩推拿和电话接线工作[4,6]。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精神病患者就诊行为与精神疾病的防治康复 下一个医学论文: 415例小儿脑瘫的智有发育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