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切除治疗肝内结石病人的护理 |
|
跳痛等腹膜刺激症状,无发热、畏寒等不适,说明胆汁自行进入正常的胆管系统。避免引流管脱落,防止吻合口漏;保留引流管,以备出院前作造影了解有无结石残留;保持腹腔引流管的有效吸引,及时观察腹腔引流情况。 4.2.3 注意区分和防止伤口感染与膈下感染。伤口感染多表现为伤口局部红、肿、痛,发热,时间在术后吸收热过后,表现为体温下降后再次升高;而膈下感染以全身症状为主,但腹痛并不一定剧烈,体温持续不退或为弛张热。本组术后并发症中伤口感染最多,膈下感染其次,这与病人的反复胆道感染致免疫功能下降、肝脏与膈肌粘连、手术分离粘连的创伤及结石污染等有关。伤口及膈下感染虽然都有感染的临床表现,但处理及预后均不同。细致的询问、观察和检查伤口,能初步作出判断,对伤口深部感染,需借助超声检查鉴别。协助病人取半坐卧位及间歇坐位;术后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准确、合理使用抗生素及保持有效的腹腔引流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2.4 防治其它并发症,减少病死率。鼓励病人术后早期床上活动,视病情指导病人离床活动,防止发生如肺部感染、粘连性肠梗阻等。本组有5例死亡,分别死于上消化道出血、胆管出血、吻合口漏(各1例)、肝功能衰竭(2例)。据报道,胆红素可直接损害胃粘膜防御机制,发生应激性溃疡[2]。因此,任何一例黄疸病人术后都应高度警惕消化道出血、胆管出血和吻合口漏的发生。尚有报道70%的病人虽有肝功能代偿差,而常规的实验室检查仍可正常[3]。故术前实验室检查正常者,仍不能忽视;而术前肝功能差、急症手术、术中或术后休克、出血、大量渗血等是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应更重视。因此,熟悉肝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掌握肝功能检验结果,以早期发现并配合医生做好护肝、支持疗法,防治肝功能衰竭的发生。 4.3 健康教育 病人入院后除对其介绍医院的环境、制度、作息、卫生、陪护等要求外,应对病人进行健康知识评估,进行有关肝内结石方面知识教育。教会病人运用术前、后医护配合技巧,如插管的配合、管道的保护等;注意饮食指导、功能训练、各种不适的应对办法、并发症的防治措施等。病人出院时嘱其坚持服用消炎利胆药物2年,因结石残留仍是治疗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本组有49例,占11.5%。如有腹痛、发热、黄疸等不适,应随诊。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肝移植病人术后 五抗 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治疗癌性肺不张的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