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骨髓检查临床实践

屠其华 徐恩佩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血液学领域不断扩大,检测手段愈来愈丰富。细胞生物化学、免疫、遗传、细胞动力学及电镜等检查使形态学检查达到了分子水平,但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光镜下的细胞形态学检查仍是首选和必不可少的手段,因而骨髓检查对血液病的诊断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作者从事血液学临床及教学多年,遇到一些因操作、取材不当的情况,既增加了患者痛若,又影响了诊断治疗;作者曾亲手操作骨髓检查数千例,谨将点滴心得飨与同道,以抛砖引玉。

1 骨髓穿刺涂片术有关问题

1.1 部位选择 部位选择不当,可直接导致穿刺困难或失败。髂骨前后上棘、胸骨、胫骨、脊突及颅骨等,均在选之列。一般应首选髂后上棘,该处局部较平坦,骨皮质簿,髓腔较大,髓液丰富,易多量吸取,极少血稀。肥臀者选髂前上棘,3岁以下幼儿选胫骨粗隆。遇髂骨前后上棘干抽时,方选胸骨。作者观察,因肥臀而选髂后上棘,致麻醉困难、定位不准而穿刺失败者,不在少数。
1.2 麻醉 以2%利多卡因局麻效佳,并可免除普鲁卡因等皮试、过敏之烦嫌;以皮丘进针、穿刺点骨膜及上下左右梅花形浸润镇痛效果最佳。
1.3 术者以无菌纱布裹穿刺针柄可免掌心疼痛不适,更易把握进针速度与力度。
1.4 抽吸 注射器容量应≥30ml,以期具备足够负压,抽吸前针筒内应预留1~2ml空气。因常规检查取髓量较少,仅0.2~0.3ml,如未预留少量空气,则易粘附于筒壁不易注出。抽吸时注射器乳头应置下方,用力快速猛抽,不得随意转动注射器,以免乳头断裂或髓液凝固。
1.5 血稀问题 血稀是穿刺失败的重要原因,直接影响阅片、诊断。大多数学者均强调严格控制髓液抽取量在0.2~0.3ml,但实际操作中,尤以初学者由于抽吸力度把握不当很难掌握。作者发现,只要将髓液置于以30°~40°角倾斜之载波片,则即使髓液量达1ml或以上,待上稀髓液淌下后,取所留稠液涂片,即可避免血稀。另外,以残存髓液凝块作石蜡包埋病理切片,可弥补血稀之不足。
1.6 疑骨髓纤维化、再障、骨转移癌、骨髓瘤等疾病,反复穿刺为“干抽”或血稀时,可作骨髓活检。

2 骨髓涂片标本处理的有关问题

2.1 涂片制作完毕后,切勿淋水或烘烤,以免细胞浊肿破裂或皱缩变形;勿急于固定,以免酶失活而影响组织化学检查。
2.2 涂片染色时稀释液问题 一般正规实验室均以灭菌蒸馏水或缓冲液作染液稀释液,但作者经近10年反复实践证实,以普通自来水即可,并不影响染色效果及标本保存期,若添加3%伊红液少许,则染色背景,尤以成熟红细胞形态显示更佳。
2.3 其他 医疗单位均有现成5ml灭菌蒸馏水安瓿,取3%H2O2一滴加入混匀,作POX染色效果最佳。此法简便,可靠。

屠其华(314000浙江嘉兴市第二医院血液科)
徐恩佩(314000浙江嘉兴市第二医院血液科)

  参 考 文 献

1,李晓诗,邹正辉.骨髓检查手册,第1版,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1.1
2,商宝文,李建远.血液病检验与临床,第1版,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1997.8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PET CT检查中患者不良心理调查及干预方
    经皮囊内注射移植自体骨髓治疗单房性骨
    HPV检查STOP宫颈癌
    Alzheimer型痴呆临床量表检查与MRI边缘
    可弯性膀胱镜检查术的操作体会
    黄体中 晚期子宫内膜活体组织检查对黄
    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的编制与常模
    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
    中国青少年生活事件检查表编制报告
    癌症及骨髓移植病儿长期中心静脉置管的
    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
    电生理BCR ICR PEP检查对马尾综合征的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转化为骨髓增生异常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