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原发性胆囊癌41例误诊分析

风湿性和血液系疾病,但都缺乏依据,终因出现腹部症状作相关检查,经手术证实为晚期胆囊癌。本例提示用其他疾病不能解释的关节痛,应注意癌性肌痛,并结合系统症状寻找原发病灶。此外文献报道胆道感染亦可引起关节痛[6]。本例无胆道感染的症状体征, 但隐性感染不能除外。
  胆囊癌以黄疸为首发症状,误诊为黄疸型肝炎较少见,但只要进行仔细的鉴别诊断和临床观察,可很快得以确诊。显然消化道出血或肠梗阻在内镜、B超或CT检查后多能确诊。
  很明显,早期胆囊癌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需现代技术的进展来实现早期诊断。B超是胆囊癌重要的检查手段,其检出率文献报道差异很大,9.5%~80%[7]。本组B超误诊率达63.6%,NevinⅡ期的4例中仅有1例B超诊断为胆囊癌,Ⅰ期1例却误诊为胆囊息肉或腺瘤,提示B超亦不能定性,但在提供有无新生物方面的意义应给予肯定,问题在于B超诊断息肉或腺瘤者亦仅7.1%(2/28)。CT与B超有相似的价值;ERCP和经皮肝胆管造影术(PTC)更有助于决定术式的选择[7,9]; 马桂香等报道超声引导下针吸细胞学检查能术前早期诊断胆囊癌[8];Kriplani报道术前腹腔镜证实的胆囊癌几乎两倍于常用的B超检查,两者联合应用检出率达100%[9];内镜超声检查是最有前途的早期原发性胆囊癌检查法[6]。
  总结本组胆囊癌误诊原因,首先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对下列情况应考虑胆囊癌的可能:①中老年,尤其女性,或虽年轻但B超提示胆囊新生物(>10mm); ②胆石症病史长,但近期症状加重,或短期起病进行性腹痛、黄疸、纳差、消瘦;③B超胆囊颈结石伴肝内胆管扩张;④B超及CT见胆囊新生物,局限性或弥漫性胆囊壁增厚(瓷胆囊)者,与良性胆囊疾病不易区别时应动态地观察其变化,对进行性改变者尽早手术探查;⑤用风湿性和血液系疾病不能解释的关节痛及有腹部症状体征者。
  当胆囊限局性病变不易与良性疾病鉴别时,应放宽手术指征。

邱昌伟(611830 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内科)
赵红(611830 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内科)
靳保省(054000 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
张尚志(610041 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消化科)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膈肌原发性血管瘤合并反复胸腔出血一例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非何杰金淋巴瘤一
    伴发干燥综合征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
    儿童多发性硬化九例分析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结石性胆囊炎24例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治疗中的几个
    静脉普罗帕酮和毛花甙C转复阵发性非瓣
    阿伦膦酸钠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
    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手术诊治体会
    白细胞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 在膝关节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血小板生成
    2例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的护理
    左心房原发性恶性肿瘤1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