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8例疗效观察 |
|
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不良反应分别为4.7%(6/128)、4.6%(5/109),χ2=0.001,P>0.05,两者无显著差异。随访12个月,每次检测血象、肾功能、血糖等均无明显差异。A组未发现明显拉米夫定相关性严重不良反应。 2.4 预后 观察12个月拉米夫定组有1例于17周因出现肝功能衰竭而死亡;对照组7例出现肝硬化指标(如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脾大等), 2例因出现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3 讨 论
通过对128例慢乙肝患者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结果观察,慢乙肝患者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可显著抑制HBV复制,使大多数患者肝功能复常。服用拉米夫定150mg/d,治疗2个月,外周血HBV-DNA有52.3%转阴,4个月转阴率可达82.0%,而12个月时HBV-DNA转阴率高达96.1%,这与Lai等[3]报告在香港、新加坡、台湾进行的临床实验中,应用拉米夫定100mg/d,相应治疗时间内HBV-DNA转阴率明显升高,而与300mg/d治疗组转阴率相近。故我们认为拉米夫定150mg/d对中国慢乙肝病患者抗病毒治疗较为合适,可使大多数患者长时间维持HBV-DNA阴性,肝功能改善,病情稳定。 拉米夫定治疗1年时,拉米夫定组HBeAg转阴率为71.9%,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他病毒蛋白标志物也相应下降,较Lai等[4]报告的香港、新加坡、台湾临床实验中的HBeAg阴转率高,其原因可能是治疗前ALT、HBV-DNA水平较高及本组服用剂量偏高有关。拉米夫定通过对HBV-DNA复制的抑制,继之抑制病毒蛋白的标志物翻译,从而减少靶抗原和免疫清除,减轻肝细胞的炎症坏死反应,是控制肝脏炎症,减慢肝纤维化进程[3,4]的主要原因。 本文结果显示,服用拉米夫定1年内,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5],耐受性良好,安全性较高。治疗过程中,拉米夫定组有1例于17周因出现肝功能衰竭而死亡,其原因可能是与 HBV整合和HBV-DNA多聚酶多点变异株有关[6]。但仍不失为对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一种较为有效、切实的治疗手段。
范桂玲(250021 济南市传染病医院) 杜以真(250021 济南市传染病医院) 秦来英(250021 济南市传染病医院)
参 考 文 献
1,Doong SL,Tsai CH,Schinazi RF,et al.inhibition of the replic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in vitro by 2′,3′-dideoxy -3′-thiacytidine and related analogues. 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1,88:8495~8499 2,Tyrrel DLJ, Fischer K,Sayani K,et al.Treatment of chimpanzees and ducks with lamivudine 2′-3′-dideoxy-3′-thiacytidine results in a repid suppression of hepadnaviral DNA in sera. Clin Invest Med, 1993,16(suppl) Abs. No.487:B77 3,Lai CL, Ching CK,Tung AKM,et al.Lamivudine is effective in suppressing heptitis B virus DNA in chinese heptitis Bsurface antigen carries:A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Hepatology,1997,25(1):241~244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心得安 螺内酯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 下一个医学论文: 肝穿刺活检对重型病毒性肝炎诊断的意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