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8例疗效观察

范桂玲 杜以真 秦来英

  拉米夫定(3TC)是一种胞嘧啶核苷类似物,在体外和动物模型中有很强的抑制HBV复制的作用[1,2]。国外对拉米夫定抗 HBV治疗已开始3期临床观察,而国内少有报道。我们应用拉米夫定对慢乙肝患者进行1年的治疗,对其疗效和安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①入选病例均为我院1997~1998年住院患者。诊断根据 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标准,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237例,男196例,女 41例,年龄 24~67岁。治疗组128例,对照组109例,两组年龄、肝功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②所有病例HBsAg、HBeAg、HBcAb均持续阳性1年以上(ELISA法),试剂盒由上海实业生物有限公司提供。HBV-DNA阳性(PCR法),试剂盒由中国洛阳华美生物工程公司提供。③所有病例均有1年以上病史,均经各种中西药物治疗1年以上,病情不能稳定或反复发作。排除HCV、HDV、HIV阳性,失代偿肝病,血液病和有明显的心、肾、精神病、糖尿病以及并发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保肝、利胆、退黄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拉米夫定,每日150mg,连续服用1年(拉米夫定系英国葛兰素威康制药公司产品)。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进行血象、肝功能、肾功能、HBVM、HBV-DNA、B超检查。治疗后2个月内,每2周1次,此后每2个月1次,进行上述指标检测及流感样症状、头痛、恶心、心慌、腹胀、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观察。均随访至治疗开始后1年。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临床症状和体征 两组患者于治疗2个月时,临床症状体征有一定程度改善。4个月时症状消失。12个月时A、B两组症状复发率有显著差异,分别为1.6%(2/128)和 26.6%(29/109),χ2=32.4,P<0.05。
2.2 ALT、HBeAg、HBV-DNA的改变 见表1~3。

表1 两组治疗1年ALT复常率


组别 例数 2个月 4个月 12个月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治疗组 128 114
(89.1)
125
(97.7)
126
(98.4)

对照组 109 100 (91.7) 104 (95.4) 80 (73.4)
χ2值   0.483 0.908 32.473
P值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治疗1年HBeAg阴转率


组别 例数 2个月 4个月 6个月 12个月持续阴转率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治疗组 128 9
(7.0)
37
(28.9)
92
(71.9)
85
(66.4)

对照组 109 6 (5.5) 8 (7.3) 21 (19.3) 19 (17.4)
χ2   0.231 17.800 65.314 57.339
P值   >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治疗1年HBV-DNA阴转率


组别 例数 2个月 4个月 6个月 12个月持续阴转率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治疗组 128 67
(52.3)
105
(2.0)
123
(96.1)
114
(89.1)

对照组 109 17 (15.6) 35 (32.1) 51 (46.8) 37 (33.9)
χ2   34.742 60.681 73.328 77.355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2个月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研究现状
    拉米夫定联合水飞蓟宾 卵磷脂复合物治
    拉米夫定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的临床价
    替比夫定联合复方五仁醇胶囊治疗慢性乙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