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药源性肺闭锁综合征21例病因及临床分析

管扩张之后,症状一度缓解,但支气管功能状态更趋恶化而发生气道痉挛,本组可见2例。③ 肺功能损害:PEF昼夜变异率增大,对急性发作的耐受能力下降,常导致严重发作猝死。本组1例因此猝死。其余4例未能明确分类,估计为上述综合作用所致。
  本组结果显示,β-受体兴奋剂诱发的LLS病情危重,发作持续时间长,且多见于慢性哮喘患者,常对多种平喘药疗效不佳,病死率较高(本组为4/10例),应引起高度警惕。
2.2 非甾体抗炎药物(环氧化酶抑制剂) 在成人哮喘中约有10%可为此类药物诱发,多见于合并鼻息肉、鼻窦炎患者,统称为阿司匹林哮喘(AIA)。在国外哮喘性死亡诱因中约占1/4[3],但国内发病率相对较低。本组中由阿司匹林、APC、安乃近诱发各1例,其中2例合并鼻息肉或鼻窦炎,2例既往有同类药物诱发史。目前认为AIA发病机制有:①转轨学说,认为环氧化酶的抑制导致花生四烯酸代谢转向脂氧化酶途径,从而产生大量支气管收缩活性物质-白三烯所致;②过敏学说。主要有两种临床类型:AIA鼻-眼-哮喘:表现为鼻炎或结膜炎及哮喘症状,本文可见2例。 单纯性AIA哮喘仅有哮喘症状,本组可见1例。3例均在服药后2小时内突发,虽经治疗未造成死亡,但病情危重,β2-受体兴奋剂及安茶碱的疗效不佳,值得关注。目前国内含有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中西药复方制剂种类繁多,给AIA的诱因识别和防治增加了难度。
2.3 β-受体阻滞剂 支气管收缩诱发率约为40%~50%[4],其中轻者仅气道阻力略有增加而无症状,重者可突发猝死。本文所见由心得安诱发3例,氨酰心胺诱发1例,均在用药后90分钟内突发,病情凶险, 有2例死亡,其中1例猝死。发病机制可能与机体对β2-受体介导的气道调节机制的依赖程度有关,或可能与阻断胆碱能神经节后纤维突触前膜上β-受体的负反馈性调节作用并使乙酰胆碱大量释放,导致严重支气管痉挛有关。实验证明,抗胆碱能药物可防止β-受体阻滞剂诱发的支气管痉挛。
2.4 骤停激素 临床上因骤停激素而导致哮喘严重发作的病例并不少见。本组2例均为激素依赖型患者,都因长期服用激素和安茶碱而并发消化性溃疡,1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被迫停用激素后诱发LLS,其中有1例死亡。这种患者存在治疗矛盾,处理颇为困难,病死率较高。
2.5 其他 糖皮质激素是重要平喘药物之一。但最近发现在AIA患者中约10%可由氢化可的松诱发[3],本组中就有类似1例。但该患者无明确药物过敏史,对非甾体药物反应不明,值得关注。青霉素类药物可诱发哮喘已为人们所熟知,本文1例青霉素皮试阴性,但静注氨苄青霉素后诱发LLS,伴有过敏性皮疹,提示哮喘者多为特异性体质,故应用此类药物必须谨慎。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内源性一氧化氮在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
    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关节源性肌肉软弱
    上皮源性恶性肿瘤患者P16 MTS1抑癌基因
    孕期医源性B超辐照对生殖结局的影响
    结核分枝杆菌医源性感染及其消毒方法
    激光治疗外源性皮肤色素性疾病300例
    粟粒性肺结核临床误诊原因分析
    21例医源性肝外胆管狭窄的处理体会
    急性肺损伤大鼠多核白细胞与肺组织 受
    慢性肺心病并肝功能受损43例临床分析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中医药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冠脉病
    外源性Rb基因对卵巢癌细胞株生长的抑制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