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硬化血浆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
|
lt;0.01),延长4~8秒的患者与延长>8秒相比,阳性率虽无明显差异,但强阳性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随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二聚体阳性率增高,尤以强阳性增高明显。且在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或延长<4秒的患者中,已有22.2%的患者出现D二聚体阳性反应,所以我们认为D二聚体可作为肝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
余珊(650051 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消化科) 曹国樑(650051 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消化科) 张继美(650051 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消化科)
参 考 文 献
1,郁知作,沈迪.现代血液病学.白细胞及血小板凝血因子疾病分册.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60~361 2,吕感武,许军,商弘,等.肝硬化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临床研究.哈尔浜医科大学学报,1998,32(2):131 3,梁坚,陈垦,王婉梅,等.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的意义.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18(1):39 4,周立仁,刘瑞玉.D二聚体及纤溶激活剂抑制物测定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临床检验杂志,1997,15(6):376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非A 下一个医学论文: 痰液P53基因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