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FP SF与CA199联合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意义 |
|
卓玛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病程短、发展快、病死率较高的疾病。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有利于该病的早期治疗,降低病死率。本文通过对甲胎蛋白(AFP)、血清铁蛋白(SF)及糖类蛋白CA199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单项及联合检测结果,说明联检能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癌的阳性检出率,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36例均为我院1997年10月至1999年8月间住院患者,其中合并有慢性肝炎肝硬化者28例。36例中男性29例,女性7例;年龄39~68岁,平均年龄53岁,50岁以上者21例。根据B超及CT检查确诊原发性肝癌31例,均有腹腔淋巴结肿大或腹水病理细胞阳性。有5例经手术切除病理切片证实。本组病例排除所有继发性肝癌(转移癌)及其他肝瘤。 1.2 检测方法 AFP、SF及CA199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阳性阈值为AFP>20ng/ml,SF>300ng/ml(男)与>200ng/ml(女),CA199>35U/ml。
2 结 果
原发性肝癌与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比较,其结果见表1。AFP、SF及CA199各单项指标检测及联合检测的结果评价见表2。
表1 原发性肝癌与其他肝病阳性率比较(%)
肿瘤标志 原发性肝癌 肝硬化 慢性肝炎 AFP 77.7(28/36) 45.4(10/22) 20.8(5/24)
SF 69.4(25/36) 54.5(12/22) 29.2(7/24) CA199 63.6(7/11) 9.0(1/11) 0 AFP+SF+CA199 94.0(34/36) 54.5(12/22) 33.3(8/24)
表2 AFP、SF及CA199和三项联合检测肝癌的评价(%)
肿瘤标志 灵敏度 特异度 准确度 AFP 77.7 69.4 71.9
SF 69.4 58.3 63.6 CA199 63.6 100.0 53.8 AFP+SF+CA199 94.4 58.5 72.9
3 讨 论 从我们的观察结果中可以看出,与各单项有关的阳性率中,AFP最高,CA199最低。因此,AFP仍然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最灵敏指标,仍应作为首选的肿瘤标志物。但由于AFP在血中的浓度不但与癌肿大小有关,也取决于癌肿的分化程度与生长情况,并与变性坏死有关。因此,已经证实,有15%~2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FP含量偏低或呈阴性。本文对AFP检测原发性肝癌的阳性检出率为77.7%(28/36),与上述观点相符。 血清铁蛋白(SF)是一种铁结合蛋白,存在于各种组织中,病理状态下才释放到血液。SF并不是肿瘤的特异指标,因此未能引起临床上足够的重视。据有关文献报道SF在肝癌中的阳性率达70%以上[1]。本文SF对肝癌的检出率为69.4%(25/36),肝硬化及慢性肝炎的阳性检出率为54.5%和29%,肝癌与肝病组比较,其阳性率明显提高。因此,SF也不失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血清学指标。 CA199是一种低聚糖类肿瘤相关抗原,亦叫胃肠癌的相关抗原。但在临床上发现不少类肿瘤都产生这种肿瘤相关抗原。据报道CA199在诊断肝癌方面,敏感性达74.2%[2],本文36例肝癌患者中,有11例行CA199指标的检测,其中7例阳性,阳性率仅63.6%。可能与检测例数太少且排除了继发性肝癌有关。但其测定结果仍表明,CA199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明显升高。 由于每一单项检测均存在一定的假阴性,所检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率分别为77.7%、69.4%及63.6%,而AFP、SF及CA199联合检测后,检出率明显提高达94%,与各单项指标检测的阳性率相比有显著的差异。而联合检测也能明显提高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度。单项检测灵敏度分别为77.7%、69.4%和63.6%,准确度为71.9%、63.6%和53.8%,三项联合检测后,灵敏度达94.4%,准确度也有所升高(72.9%),但特异度却无提高。所以,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阳性检出率,有利于肝癌的临床筛选,降低漏诊率。可弥补该病AFP假阴性造成的漏诊,以及无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原发性肝癌的早期发现。特别是对老年人及慢性肝病患者,他们对疾病的[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吸入类固醇治疗轻度哮喘研究进展 下一个医学论文: 非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