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析 |
|
逯爱平 史国辉 王志红
【摘 要】 目的:为了解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心脏损害情况,并探讨这种心脏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CRF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结果:CRF患者心脏彩超异常者占82.6%(38/46)。主要表现为左室扩大、左室肥厚、左房扩大、瓣膜反流及心功能不全,尤以左室舒张功能损害为主。这些心脏损害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尿毒症毒素、高血压、贫血。尽早透析,积极控制高血压,纠正贫血是预防和治疗CRF患者心脏并发症的主要手段。结论:心脏彩超是一种无创性的较准确地反映心脏形态和功能的辅助检查方法。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超声心动图 影响因素
心脏损害是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亦是尿毒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各种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尿毒症患者5年存活率已提高到50%~70%,但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尚未减少且仍为重要死因[1]。CRF患者的心脏损害与其他心脏病在形态和功能上有什么不同,在预防和治疗用药上有多少相似点和不同之处,是目前广泛研究的问题。因此,我们将近2年来收治的46例CRF患者进行分析,重点研究CRF患者心脏损害的超声心动图改变,并探讨影响心脏病变的因素,为今后预防和治疗CRF患者的心脏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本组46例均为1996年2月至1998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CRF患者。其中男28例,女18例,男∶女=1.5∶1,平均年龄(45.83±15.45)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31例(67.39%),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6例(13.04%),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2.17%),多发性骨髓瘤1例(2.17%),糖尿病肾病2例(4.34%),间质性肾炎3例(6.52%),多囊肾1例(2.17%),痛风1例(2.17%)。诊断标准均符合1992年6月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肾病专业组制订的分型及诊断标准,46例患者均进入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1.2 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常规方法做血常规、血尿素氮、二氧化碳结合力、血肌酐和24小时尿肌酐,并计算肌酐清除率。血压以患者未服药前3天平均晨起血压为准。使用美国HP-SONOS-10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 1.3 统计方法 采用计算机EPI软件进行Mantel-Haenszel 卡方检验。
2 结 果
2.1 CRF患者超声心动图改变 46例CRF患者中有8例(17.3%)超声心动图正常,其余38例(82.6%)均有心脏受损的超声心动图改变。主要表现左心室扩大33例(86.84%),左室壁肥厚23例(60.53%),左房扩大34例(89.47%),室间隔增厚23例(60.53%),心包积液15例(39.47%)和瓣膜反流。其中,二尖瓣反流25例(65.79%),三尖瓣反流12例(31.58%),主动脉瓣反流9例(23.68%),肺动脉瓣反流6例(15.79%)。这38例患者左心功能指标的改变表现为舒张末容量>120ml者32例(84.21%),缩短分数<25%者3例(7.89%),左室射血分数<55%者17例(44.74%),二尖瓣A峰流速和E峰流速比值>1者21例(55.26%)。46例患者中,无1例表现右房、右室的异常。调查发现左心室每搏量和每分输出量均明显高于正常。 2.2 CRF患者心脏损害的影响因素 上述8例心脏彩超正常的CRF患者,临床特点表现为血红蛋白(Hb)>80g/L,无临床高血压,肾脏体积正常,病程短,心电图、胸大片均正常,血肌酐(Scr)<200μ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18mmol/L,无临床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现对各项因素有记录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46例CRF患者影响心脏变化的可能因素
影响因素 例数 百分数 左室扩大(心舒 末径>55mm) 左房扩大(左房 径>35mm) 左室肥厚(左室 后壁>12mm) 左室射血分 数<55% A峰流速/E 峰流速>1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Scr>178 21 45.65 11 52.38 12 57.14 9 42.86 5 23.80 6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幽门螺杆菌对胃癌发生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缺血性心肌病与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对比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