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18例临床分析 |
|
李少亭 田德增
糖尿病自主神经源性膀胱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1994~1998年我院收治18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8例,男5例,女13例,年龄35~73岁,平均46.5岁。糖尿病病程0.5~16年,并发自主神经源性膀胱0.25~1.5年。18例患者均有尿频,20~30次/24小时,每次尿少、尿流细、尿不净、淋漓不断或尿失禁,伴排尿困难和下腹胀感。其中3例因怀疑卵巢肿物入妇科。1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远端对称性感觉周围神经病变,主要从双手,双足麻木疼痛为主。查体:体质较消瘦8例,正常体重者10例,心率84~100次,律齐,中下腹部触及肿物脐下4cm至脐上3cm,表面光滑,质中等,压迫时有尿意感,叩诊浊音,肠鸣音正常。排尿后超声探查示全部患者膀胱仍明显充盈,双肾盂积水者10例,排尿后导出残余尿量2 100~4 500ml。 1.2 实验室检查 血糖13~28mmol/L,糖化血红蛋白11%~18%,尿糖(+++)~(++++),酮体(-)~(+),尿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增高者12例。 1.3 诊断标准 ①符合1980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排尿后残余尿量大于100~200ml。 1.4 治疗方法 ①导尿排空膀胱,留置导尿管4~7天,1∶5 000呋喃西林500ml冲洗膀胱,每日1次;②降血糖,小剂量普通胰岛素持续静脉点滴,血糖降至13mmol/L左右改为皮下注射;③生理盐水250ml加酚妥拉明10~20mg静滴,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本组患者治疗12~30次,能自行控制排尿;④控制尿路感染,氧氟沙星静滴或口服;⑤支持疗法,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B类等应用。 1.5 疗效标准 ①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完全恢复排尿。排尿后残余尿量少于100ml,B超示膀胱无充盈,肾盂积水较治疗前明显减少;②好转:有时仍溢尿,平卧位及情绪紧张时明显。下腹部肿物消失,B超示膀胱尿潴留150~200ml,双侧肾盂积水减少;③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B超示膀胱仍明显充盈,肾盂积水与治疗前无变化。 1.6 治疗结果 治愈14例,好转4例,有效率100%。
2 讨 论
膀胱主要受骶髓2、3、4中三条副交感神经及胸髓第11、12神经与腰髓1、2神经中4条交感神经所调节和支配。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导致大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血管基底膜增厚,管腔变窄,血流缓慢,神经营养血管通透性改变,神经轴索血运障碍。当糖尿病神经病变累及上述神经时,出现节段性脱髓改变和神经传导障碍。副交感神经受损时引起膀胱收缩力减弱;内脏感觉传入神经受损引起排尿反射异常;交感神经受损时影响三角肌和内括约肌,增加排尿阻力以致引起尿潴留。膀胱过度充盈,容量超过1 000ml则发生溢出性尿失禁[1,2]。α-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有对抗肾上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血管扩张,尤其是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增加组织血流,改善微循环,恢复滋养血管功能,使支配膀胱的受损神经病变逐渐恢复[3]。
李少亭(455000 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 田德增(455000 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
参 考 文 献
1,董砚虎,钱荣立主编.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当代治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5 2,李剑波,陈家伟.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及现认识.实用糖尿病杂志,1997,1(5):3 3,鹿惠英,等.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诊治探讨.中国糖尿病杂志,1997,4(5):247
上一个医学论文: 植入性胎盘的临床病理分析及保守治疗 下一个医学论文: 难治性自发性气胸的治疗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