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性关节炎56例临床分析 |
|
许镇明 汪冰 陈大忠
本院1997~1998年共收治糖尿病性关节炎56例,由于易被漏诊、误诊而导致病情加重,依据临床治疗结果,指出了在诊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56例均为确诊的Ⅱ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男34例,女22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66岁,平均46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5年,平均8年,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节酸痛史,56例常规的作血沉,抗“O”、粘蛋白测定、类风湿因子等检查无殊,空腹血糖7.8~22mmol/L,血钙1.2~2.1mmol/L,血磷0.4~0.8mmol/L,AKP2.4~4.1μmol/(S*L),肝酐28~40mmol/L,尿钙7~11mmol/d,尿磷50~70mmol/d,关节X线检查,大多数患者关节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陈旧性骨折等骨性改变。56例均符合1989年WHO制订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1.2 治疗结果 56例患者按糖尿病和抗风湿治疗无效后按糖尿病性关节炎给予美比达5mg,每日3次,钙尔奇1 500mg,每日2次,疗程1个月。患者关节疼痛逐渐减轻直至缓解,复查血糖、血钙、血磷正常,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2 讨 论 2.1 糖尿病为一常见病,其并发症较多,已被人们广泛重视。但糖尿病性关节炎在临床诊治中易被忽视。本文56例患者临床治疗结果说明糖尿病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与下列因素有关:糖尿病由于内分泌失调、高渗性利尿、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有效循环量不足,各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导致微循环障碍,关节处血供营养不良。糖尿病患者由于缺少胰岛素,体内存在高血糖状态,大量的钙磷从尿中排出[2],出现了钙磷代谢障碍,引起骨骼生长发育不良、脱钙、骨质疏松、脆性增加、关节面易出现机械性磨损,半月板断裂、骨折等。临床上出现的关节酸痛、功能性障碍均与之有关。血生化检查显示,血钙、血磷、肌酐偏低,碱性磷酸酶偏高,尿钙、尿磷偏高、尿钙/肌酐比值升高,抗“O”、血沉、粘蛋白测定、类风湿因子等检查均无异常。临床上糖尿病性关节炎经抗风湿治疗无效,排除骨肿瘤,按糖尿病加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后病情迅速缓解,关节疼痛消失,进一步证实了糖尿病骨关节病变并非风湿所致。 2.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在积极治疗糖尿病的同时,需依据病情,结合有关化验检查,及时加用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警惕糖尿病性关节炎的发生。在临床诊治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许镇明(212002 江苏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汪冰(212002 江苏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陈大忠(212002 江苏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参 考 文 献
1,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35 2,蒋国彦主编.实用糖尿病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13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腔隙性脑梗死关系探讨 下一个医学论文: 医源性低颅压综合征9例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