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皮质激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继发严重感染8例 |
|
余月飞 朱传娣
糖皮质激素被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并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但应用不当易产生诸多不良反应,较为常见的是因物质、水盐代谢紊乱引起的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皮肤变薄等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的表现,而继发严重的感染较为少见。现将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8例外院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继发严重感染的病案,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8例患者经大便培养、纤维结肠镜检查及活组织检验并排除菌痢、克隆病、阿米巴等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既往无其他疾患。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4~47岁。初发时病情为轻或中度。发病初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后疗效渐不佳,且每复发病情均较上次加重。8例患者经递减撤除激素,据药敏试验抗感染,自制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其他对症治疗痊愈。
表1 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使用激素治疗及继发感染情况
序号 病程(年) 激素 用法 累用时间(年) 累用量(mg) 感染部位 病原菌 诊断 1 0.5 强的松 口服 0.2 670 盆腔间隙 大肠杆菌 盆腔脓肿 2 2 强的松 口服 1.3 3870 肝 大肠杆菌 肝脓肿 3 2.6 强的松 口服 1.4 3760 肺 肺炎双球菌 大叶性肺炎 4 5.0 强的松龙 口服 1.9 3250 胸、背、四肢皮肤 金葡菌 脓庖疮 5 3.3 地塞米松 口服 1.7 1620 口腔 白色念珠菌 口腔溃疡 6 2.5 地塞米松 口服、静滴 1.8 1540 胸、背皮肤、血 金葡菌 脓毒血症 7 3.0 地塞米松 口服 2.1 1890 左胫骨 金葡菌 化脓性骨髓炎 8 7.0 地塞米松 口服、静滴 2.3 1730 胸、背、皮肤 金葡菌 多发疖、痈
从上表可以看出,8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继发严重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均为条件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均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2 讨 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自身免疫引起的结肠粘膜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作为常用治疗药物之一的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感染、抗免疫等药理作用,因此临床上早期、短时间、适量应用可以减少炎症早期的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及白细胞浸润,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局部症状;并通过抑制细胞免疫、增强Ts细胞对B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干扰体液免疫来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局部免疫功能异常及由此引起的结肠粘膜破坏,使炎症消退、溃疡愈合、疾病向愈。故8例后期继发感染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病初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佳。 但是,正是由于糖皮质激素的强大抗感染、抗免疫作用及高分解代谢造成的负氮平衡,使得其长期应用易削弱机体抗感染能力,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并使病情恶化。 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不仅由于其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蛋白质合成造成负氮平衡,组织修复必须的蛋白质减少,机体皮肤、粘膜代谢不良,屏障作用受到削弱,使得正常寄生菌易于侵入机体导致感染;而且在炎症后期其可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导致创面修复能力差、炎症不易局限,感染易于扩散、结肠溃疡不易修复愈合,病情恶化。 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免疫过程的诸多环节。如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游走和吞噬功能等干扰细胞免疫,进一步还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处理、增强Ts细胞对B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干扰体液免疫,使得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继发机会感染。 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病初期病情属轻、中度,却反复、大量、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在药效不佳时仍未停用,以致病情恶化,出现继发感染。经有效抗感染、及时撤除激素、自制中药灌肠治疗及其他对症治疗,继发感染,溃疡性结肠炎痊愈。 综上我们认为,临床上长期大量使用激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易继发机会感染。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应注意:①仅对病情较重者应用其他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时作应急使用;②宜大剂量、短期冲击,病情一旦控制及时减量撤除;③在使用时可根据病情适当予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④继发较严重不良反应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应尽快递减撤除。
上一个医学论文: 苷必妥联合无环鸟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58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