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期口服开搏通的高血压患者QT与QTc离散度下降 |
|
邓新桃
现已证实QT与QTc离散度延长可以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危险性,本文旨在研究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口服开搏通6年内QT与QTc离散度的变化。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1.1 EH组:按WHO诊断标准选择EH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2~68岁,平均(59. 83±8.35)岁。3周以上时间内3次测量坐位舒张压95~114mmHg(1mmHg=0.133kPa)均未经治疗,无其他心血管疾病,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 1.1.2 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5~79岁,平均(51.8±10.81)岁,均经全面体检排除高血压,心、肺、脑、肝、肾及内分泌疾患。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入选者全部服用中国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开搏通,每12小时服用1次,每次25mg,然后甲组服用5年停用8周;乙组服用6年,6年末检测血压均正常。 1.2.2 测量方法 在治疗中常规完成静息及运动时的血压,12导联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的检查,检测体表12导联心电图,每一导联连续测量3个QT间期,取其平均值,采用所测导联中最大的QT间期(QTmax)减去最短的QT 间期(QTmin)所得时限差值为QT离散度(△QT),根据Bazetts公式计算QTc=QTms/〔1 000(ms-1.RR)〕1/2采用最长的QTc〔QTc(max)〕减去最短的QTc〔QTc(min)〕所得差值,即为QTc离散度(△QTc),若有u波存在QT间期测量终点到以Tu波曲线中最低点为界。 1.2.3 统计学方法 计算资料以±s表示,组内前后比较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
2 结 果
EH患者治疗前后QT与QTc离散度的变化如表1。在治疗前后△QT与△QTc明显高于30例健康对照组,治疗5年后停药8周血压恢复治疗前水平,△QT与△QTc无明显改变。治疗6年后△QT与△QTc明显下降。
表1 EH患者开搏通治疗前后QT与QTc离散度的变化
对 照 组 EH 组 治疗前(甲) t1值 治疗前(乙) t2值 治疗后(甲) t3值 治疗后(乙) t4值 △QT(ms) 36±15 61±21 5.306 61±20 5.478 60±20 0.189 37±14△ 5.385 △QTc(ms) 49±16 67±27 3.141 67±25 3.321 66±25 0.149 41±16△ 4.798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治疗前比较△P<0.01。 3 讨 论
有作者报道高血压左心室扩张致心电复极的改变,这可能会促进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发生[1],而改善左室重构可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2],从而改善预后,AcEI 是目前治疗高血压左室重构药物治疗研究的焦点,HcEI抑制患者血浆及心肌组织中RAAS,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抑制RAAS对心脏的刺激,预防或逆转心肌细胞肥厚。AcEI还有增加迷走神经张力的作用,可能对交感神经兴奋亢进者有益。近年来,国际上完成了一些大型AcEI治疗高血压心肌肥厚的临床试验,有力地肯定了AcEI的疗效,AcEI尚可通过抑制缓激肽的降解改善左室重构,这就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所能比拟的。通过长期使用开搏通,可使△QT和△QTc明显下降,结合业已证实QT与QTc离散度延长,可以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危险性,从而可得出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QT和△QTc下降与开搏通长期应用导致左室重塑有关,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发生,改善其预后的结论。
作者单位:邓新桃(225700 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
参 考 文 献
1,Dambrink JH,et al.Venfricular arrhythmia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Circulation,1995,92(3):300~310 2,Belichard P,et al.R[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尼莫地平加复方丹参治疗和预防偏头痛 下一个医学论文: 苷必妥联合无环鸟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