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剂量倍它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
|
邵志永 张莹 杨侠 董传杰
我科自1997年10月至1999年3月,根据β-受体阻滞剂的药理作用及近年来对心脏舒张功能(DF)的认识,适时应用小剂量倍它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80例CHF患者,男42例,女38例;年龄28~65岁,平均48.5岁;病程1.5~20年,平均7年;其中风湿性心脏病8例,冠心病19例,心肌病29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肺源性心脏病22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25例,Ⅲ级38例,Ⅳ级17例,均经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心功能检查证实为心力衰竭征象。 80例超声心动图中均提供了EF、CO、E/A、TVIE/TVIA。收缩功能(SF)不全时,EF<60%,舒张功能(DF)不全时E/A<1.0,TVIE/TVIA<1.0,单纯SF不全者10例,单纯DF不全者30例,SF+DF不全者40例。 1.2 方法 经常规治疗、休息、限盐、治疗诱因、吸氧、反复适量应用利尿剂、足量洋地黄及血管扩张剂的应用,2~3周没有获显著疗效,并有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心室率≥60次/分,无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加用倍它乐克6.25mg,每日3次,视病情渐加量至12.5mg,每日3次,动态观察患者精神状况、饮食、体重、尿量、呼吸、血压、心界、心率、心律、心音、心脏杂音、肺部口 罗音和肝界等。
2 结 果
治疗效果显著的判定标准:心功能改善二级或二级以上。 治疗前单纯SF不全者10例(12.5%);单纯DF不全者30例(37.5%);SF+DF不全者40例(50%);经常规方法治疗显效者:单纯SF不全者10例(100%),单纯DF不全者18例(60%),SF+DF障碍者30例(75%);未获显效者22例,均有DF不全;加用倍它乐克治疗后,显效者19例(86%),无效者2例,恶化1例。无效者3例EF均<30%,投用倍它乐克后1例明显恶化而停用,2例待心功能转为Ⅲ级时复用倍它乐克6.25mg,每日3次,心功能改善为Ⅰ级。
3 讨 论
CHF的传统概念往往指SF降低,但近年来研究证实CHF发病常以DF异常为主,但DF比SF更易受到心肌缺血和压力负荷过重的损害[1],本文CHF中单纯DF障碍和DF+SF障碍者共占87.5%,与上述报道相似。 CHF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加强,心率增快,心排血量增加,血压上升,机体通过这些过程来维持代偿,但是长期会引起交感神经张力过度增加,致全身血管收缩,加重心脏前后负荷,对心肌造成严重损害。心衰时释放过量的儿茶酚胺,能使心肌能贮耗竭,机能紊乱和结构发生改变,心肌细胞生物化学和病理改变导致心肌β-受体调节异常,另外心率加快,舒张期缩短,心室舒张受限,不利于心衰改善。临床实践认为CHF,尤其是舒张功能不全所致CHF,选用适当剂量β-受体阻滞剂可收到良好疗效[2],关键是何时应用β-受体阻滞剂为宜的问题。 适当应用倍它乐克可改善心室充盈与顺应性,可抑制交感神经对血管的收缩作用,降低心脏负荷,可防止儿茶酚胺引起的心肌损伤和坏死,起到保护心肌作用,可以减慢心率,减轻心肌张力,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的舒张功能[2]。此外,小剂量倍它乐克副作用小,故作为抗心力衰竭的联合用药。我们用小剂量倍它乐克治疗DF障碍的结果都证明了以上观点。 严重的心衰,SF+DF障碍的CHF,心脏受体数量和密度显著减少[3],此时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未待其上调β-受体作用生效,而其阻滞β-受体的作用先恶化了CHF的临床表现。本文中3例严重CHF者,应用倍它乐克后病情迅速恶化,其中2例心功能改善后再投用倍它乐克,使心功能明显改善,提示人们对伴严重的SF障碍者,先不要用β-受体阻滞剂,可在强心、利尿及血管扩张剂应用后待心功能有所改善后再应用,宜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逐步调整剂量,坚持用药,以达到满意疗效。
邵志永(476600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 张莹(476600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 杨侠(476600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 董传杰(476600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
参 考 文 献
1,Fouad Tarazi FM,Ventricular diastoli[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地西泮在木僵状态中运用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前列腺素E1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15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