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素心肌显像 动态心电图和心电图诊断老年冠心病的比较 |
|
的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76%。国内为:敏感性96%,特异性83%[1]。老年冠心病患者常以ECG和(或)DCG做为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但是往往许多患者休息时心电图表现为正常,漏诊率很高。而SPECT是从三维空间直接探测存活心肌示踪剂摄取情况来显示心肌供血,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P<0.01)。本组SPECT对心肌梗死诊断与ECG、DCG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受检对象是在临床诊断MI后才行ECT检查有关。在MI的定位诊断中,SPECT克服了室壁相互重叠的影响,以它独特的检查方法较清楚的显示梗死的位置。对MI缺损大小及预后测定上,SPECT优于ECG,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所测量的缺损区体积在10cm3以上AMI患者的病死率、再梗率、严重心绞痛都很高[2]。尤其对MI后冠脉血运重建的估价已被日益重视。如运用在PTCA、外科搭桥术、溶栓前后效果比较。SPECT以无创性、灵敏度及准确性高的特点,已作为诊断老年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重要手段。但在心律失常患者中与ECG一样,不如动态心电图诊断率高。
杨红妮(830001 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老年病科) 施培培(830001 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老年病科) 王静(830001 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老年病科) 杨小丰(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核医学研究中心)
参 考 文 献
1,刘秀杰,史芬芳,刘蕴忠.100例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中国循环杂志,1992,7:411 2,刘秀杰,史芬芳,刘蕴忠.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的进展及应用.中国循环杂志,1992,7:5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胸片阴性咯血患者病因诊断 下一个医学论文: B超显像确定胆囊壁增厚的临床意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