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X线摄片在中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
|
李红贤
单光子骨矿仪的使用使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率得到较大提高,但传统的X线胸腰椎摄片方法简便、检查费用低、易于普及,各级医疗机构均能实施,为探讨其在骨质疏松诊断中是否仍有价值。我们对同一患者同一时期作了二种方法检查,并进行了比较。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1998年1月初至12月底门诊患腰痛的患者,共检测94例,男30例,女64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58岁,女性45岁以上有54例。全部患者检测了骨矿密度和X线检查。 1.2 方法 使用SD-1000型骨密度测定仪进行左前臂中下1/3处桡、尺骨密度测定,骨密度所测值按本地区测定值,凡低于同性别二个标准差者,认为有骨质疏松症存在[1],均列入本组;同期拍摄以第三腰椎为中心的X线片:使用荷兰菲律浦1 500mAX线机,患者仰卧或左侧卧于检查床上,X线源距床面80cm。按日本慈大式分类法评判第3腰椎有无骨质疏松及其程度[2],观察椎体的形态。最后将结果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处理。 1.3 结果 ①按日本慈大式分类评判结果:女性呈现为1度者27例(42.19%);2度者15例(23.44%);3度者22例(34.38%)。表现为骨质疏松者占女性总人数的100%。男性呈现为1度者9例(30%);2度者9例(30%);3度者10例(33.33%)。表现为骨质疏松者占男性总人数的93.33%;②椎体形态:女性呈扁平者4例、楔形18例、凹形35例。男性呈扁平者1例、楔形13例、凹形14例;③椎体上下缘增生情况:女性前上缘增生者58例次,前下缘55例次,后上缘42例次,后下缘31例次。男性前上缘增生者26例次,前下缘25例次,后上缘20例次,后下缘15例次。
2 讨 论
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致残性疾病,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骨质疏松不是一个疾病的名称,而是一种生物学现象,它有临床特征、放射学与病理学的改变[1]。10多年前,人们即利用观察松质骨骨小梁变化的方法来诊断骨质疏松[3,4],近年使用单光子骨矿密度测定仪来进行骨密度测定,其早期诊断率得到较大提高,但对椎骨X线片观察是否还有临床价值?是本文所探索的问题。 据上述结果,我们认为:①单光子骨矿测定仪所测骨变化以皮质骨为主,罹患骨质疏松症者,在疾病发展及治疗过程中,小梁骨骨量的变化最早,较大椎骨为松质骨,通过X线辨认其细微的变化最能反应骨质疏松的程度,故通过X线观察椎骨小梁的变化来判断骨质疏松有无及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实用性。本工作证明,经单光子骨矿仪确诊为骨质疏松症患者,在X线片中表现有征象者占97.87%。按慈大式分类,其中达到2级和3级占59.87%。因此,腰椎X线片与单光子吸收扫描法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可比性,其阳性检出率高;②X线检查尚能准确判断老年性骨质疏松所致脊柱畸形的程度,特别在发生椎体骨折的患者可了解椎体骨折的部位和数量,骨折后椎体形态改变的状况,对于评估防治骨质疏松的效果特别重要,此点为单光子骨矿仪不能替代的;③X线检查方法简单,技术条件要求较低,骨小梁结构在第三腰椎显示最清晰,但在操作时要十分细致。首先要求拍摄的条件合适,条件过低骨小梁模糊,而过高骨小梁不能显示。而最为重要的是,特别要求医生阅片时要有骨质疏松症疾病的概念;④本工作发现有骨质疏松与椎体骨质增生常并存,二者并存的有84例,占91.3%,它们的发生机制相同,均与骨重建异常有关。我们推测此二种病极有可能,系一种病的二种不同的临床表现而已。因而,凡是有腰腿疼痛,腰椎X线片出现有椎体骨质增生者,要特别关注骨小梁的形态。
作者单位:李红贤(810007西宁 青海省人民医院)
参 考 文 献
1,李澍.中度高原区域老年骨密度核医学检查诊断标准的探讨.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8,4(1):51 2,日本慈大法:山本吉藏,他.脊椎骨折.整,灾外,1985,28:635 3,朱汉民,王赞舜,陈淑英.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及有关因素调查.中华医学杂志,1990,70(5):248 4,陆健民,裘麟,谢可永.老年人跟骨小梁分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85,4:250
上一个医学论文: 冠脉造影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果不一致16例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胸片阴性咯血患者病因诊断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