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毒症引起肺水肿9例误诊分析 |
|
闫如清 曹桂芬 张勇军
尿毒症引起的肺水肿,由于呼吸系统或左心衰竭的症状表现较为突出,故而极易引起诊断上的错误,就尿毒症引起肺水肿的误诊比率、误诊原因及误诊疾病进行探讨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5年内共收治25例尿毒症肺水肿患者,其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7岁,平均43.2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16例,呼吸困难12例,咯血5例,少量胸腔积液4例,4例心脏相对浊音界增大,心尖部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肾脏病病史依次为慢性肾炎16例,慢性肾盂肾炎4例,先天性多囊肾2例,糖尿病肾病2例,狼疮性肾炎1例;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10年,胸部体检两肺均有湿口 罗音,胸片示肺纹理增粗8例,两肺片状阴影13例,双侧或单侧少量胸腔积液4例,心脏横径增大17例。 25例患者中诊断为尿毒症肺水肿的16例,占64%;误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心衰竭的5例,占20%;误诊为肺炎、胸膜炎的4例,占16%;总误诊患者9例,占36%;误诊时间最短12小时,最长7天,平均2.35天。 1.2 诊断标准 25例尿毒症诊断均符合1977年北戴河肾病座谈会制订的诊断标准,尿素氮(BUN)>21.4mmol/L,肌酐(Cr)>265.2μmol/L。 1.3 治疗 25例患者中,11例采用血液透析,好转10例,死亡1例,病死率9.1%;14例采用抗感染或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好转6例,死亡8例,病死率为57.1%。经χ2检验,χ2=36.03,P>0.001;χ2=10.828,P<0.001,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意义。明确诊断的16例患者中好转13例,死亡3例,病死率18.8%;误诊患者9例中好转4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55.6%。经χ2检验,χ2=3.58,P>0.05,两者比较无意义,可能与例数较少有关。
2 讨 论
尿毒症肺水肿是尿毒症常见的脏器损害,其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肾脏疾患所致水钠潴留、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严重贫血等;②治疗期间输液过量;③肾脏疾患易引起肾性高血压,而高血压病又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左心衰竭,造成肺部的淤血、水肿;④少尿期患者因抵抗力下降,引起感染,而人体有感染时,可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内生水较正常为多;⑤有人认为主要原因是因为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或认为是血液中存在一种小分子胍类物质所致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引起[1]。 本文所讲的尿毒症肺水肿的误诊率高达36%,因此有必要对其误诊原因加以分析,我们的体会是:①尿毒症肺水肿早期症状易被全身症状所掩盖,而且缺乏一定的特异性,故而极易引起诊断上的错误;②尿毒症肺水肿的临床症状与呼吸系统感染、心血管系统如左心衰等疾病的症状很相似,且胸片表现及胸部听诊亦有相似之处,很容易与上述疾病混淆;③临床医师责任心及知识面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④各专科医师在进行诊断时,常把注意力集中在本科疾病方面,如心血管医师常诊断为左心衰竭,而肺科医生常考虑为肺部的感染,等等。 临床上尿毒症肺水肿的诊断应结合全身症状、体检及肾功能、胸片等进行综合判定,及早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避免或减少因误诊而造成的不良影响及损失。
闫如清(232007 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曹桂芬(232007 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张勇军(232007 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参 考 文 献
1,陈文彬,等.尿毒症性肺.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89,12(4):26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下一个医学论文: 老年肥厚型心肌病误诊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