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颈性眩晕的诊断和康复治疗

赵力力 王玲

  颈椎疾患引起的眩晕近几年来十分多见,我科于1992年1月~1996年8月共收治颈性眩晕患者30例,经给予药物及物理治疗,收到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理疗康复病房颈椎疾患引起的眩晕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31~68岁,平均46.2岁。病程2d~5年。30例患者均有眩晕并有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晕厥、耳鸣、听力下降、视物模糊、颈肩臂疼痛及活动受限。部分患者伴随有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神经性耳聋及脑梗塞等。检查30例患者上位颈椎及枕大神经均有压痛[1,2],颈椎正侧、双斜位X线拍片及CT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钩椎关节骨质增生、颈椎曲度改变、间隙变窄、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肥厚或椎间孔变小等。
1.2 方法 30例患者急性期根据病情给予镇静、扩管、VitB族及调节植物神经的药物治疗。眩晕症状缓解后给予颈椎牵引,重量5~15kg,颈部轻手法推拿和高频透热或中频电疗,每日1次,6次1疗程。对伴随疾病予以对症处理如降压、降脂、降糖、扩管、镇痛及抗凝药物治疗。疗效评估主要取决于患者主观感觉,分为痊愈及好转。

2 结果

  30例患者经2~3疗程的治疗,28例在1周内好转,2周达痊愈25例,3周痊愈5例,其中2例症状减轻后又有反复。有的患者眩晕症状消失后,遗留颈神经根症状。

3 讨论

  眩晕症是神经内科、耳鼻咽喉科、理疗康复科的常见病之一,由于椎-基底动脉支配的范围较广,因此这个系统的供血不全可以导致极为复杂的临床病象,涉及脏器多,给诊断工作带来不少困难,常易被误诊。
  颈性眩晕多为中老年人,大多伴有颈肩或颈枕痛等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并有椎动脉供血不全的症状。上位颈椎棘上及枕大神经压痛往往是一重要体征,本组30例均有此体征。检查主要依据颈椎平片、脑血流图、经颅三维多普勒,另外脑干诱发电位和椎动脉造影术检查亦有报道[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可致耳鸣、耳聋,造成中枢性前庭损害,本文30例中有7例神经性聋考虑与此有关,故应请耳鼻咽喉科检查会诊,进行电测听、声阻抗及前庭功能检查。
  国内孙静宜对200例尸骨寰椎进行研究,发现椎动脉沟形态先天有不同,其临床发病与先天形态也有关[4]。颈性眩晕应与美尼尔病、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元、内听动脉栓塞、脑部肿瘤相鉴别[5~7]。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一般认为是在椎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钩椎关节骨质增生等退行性变,压迫了椎动脉或椎动脉周围的后交感神经丛致椎动脉痉挛。在转头时同侧椎动脉受压,血流发生不同程度的受阻,对侧椎动脉因粥样硬化失代偿导致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慢性供血不足。亦有头颈部的过伸活动产生椎动脉的供血障碍。而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可使血管内膜发生改变,促进动脉硬化的产生,故在治疗中应予考虑。
  以往的治疗报道比较单一,我们认为急性期眩晕重,最好以药物治疗为主,眩晕症状减轻后,以物理治疗为主。本组在用药改善全身状况的同时应用物理治疗手段,改善由于颈椎退行性变所造成的颈部肌肉和韧带等软组织的痉挛,加强了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了充血水肿等炎症的吸收,从而消除或减轻了对椎动脉或颈椎交感神经的刺激或压迫,进而改善了椎-基底动脉的供血。

作者单位:赵力力 王玲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理疗科(武汉430070)

4 参考文献

 [1] 杨克勤,张元虎主编.颈椎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82
 [2] 潘之清,陆玫玲,潘旭东,等.颈性眩晕(椎动脉缺血综合症).中国康复,1990,5(3):136
 [3] 王兆玉,宋和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研究.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2,25(1):41
 [4] 陈仲强,张元虎,党耕町,等.颈性眩晕病例的椎动脉造影观察.中华骨科杂志,1991,11(2):95
 [5] 姜泗长,张素珍.Meniere病.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2,27(1):116
 [6] 张素珍,姜泗长.眩晕症病理生理及临床.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3,28(3):179
 [7] 张素珍,杨伟炎,张 萍,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3,28(3):138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穴位注射配合灸百会治疗内耳眩晕症87例
    天麻素穴位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耳源性眩晕证治心得
    眩晕宁联合西比灵治疗椎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102例临床分析
    儿童眩晕症100例临床分析
    旋转复位手法对颈性眩晕患者椎
    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评估的初步研究
    参麦注射液治疗眩晕的疗效观察
    龙氏手法治疗环枢关节错位所致颈性眩晕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