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胫腓骨骨折的术后康复 |
|
卡索 刘成 陈向军 关志明 孟玉兰
双胫腓骨骨折是下肢骨折治疗中较易发生功能障碍的一种特殊损伤。由于暴力较大,粉碎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多,外伤后固定时间长,因此功能障碍的发生机会也较多。我院自1987~1996年共收治双胫腓骨骨折患者34例,由于及早重视开展康复治疗,使患肢功能得到了较大恢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胫腓骨骨折患者34例,男25例,女9例。年龄15~72岁,平均31.2岁。车祸24例,砸伤6例,坠落伤4例。双侧粉碎性骨折26例,一侧粉碎性骨折8例。双侧开放性骨折28例,一侧开放性骨折6例。34例中合并他处骨折20例,同时伴有脏器伤23例。 1.2 方法 ①外科治疗:髓内针、加压钢板或辅助用不同角度石膏外固定。②康复治疗:全身治疗,术后24~48h开始上肢用体操握力器、拉力器交替练习肌力。仰卧位做腰背弓锻炼,仰卧起坐,叩击足底以刺激骨折端等,每日1~2次,5~10min。同时配合按摩,先行股四头肌按摩,按摩时松开石膏托的纱布绷带,以捏法、搓法为主辅以提法、推法。5~7d后开始胫前肌群的按摩,按摩时包括髌骨推动,并进行股四头肌及足趾肌抗阻力练习、石膏保护下的下肢蹬踏练习和骨折治疗仪治疗。术后4~6周在石膏管型保护下站立练习5~7 d,然后扶拐行走3~4周,改用石膏托练习2~3周。术后10~14周弃拐行走。每次换石膏期间,行膝关节被动活动。 1.3 疗效标准 优:膝、踝关节功能正常,骨折愈合顺利,局部无肿痛;良:膝关节活动范围均>70%,踝关节正常,骨折愈合顺利,日常生活无妨碍;可:屈膝<70%,踝关节功能正常,骨折愈合时间延长;差:骨折不愈,关节功能差,肌肉萎缩等。
2 结果
34例患者经康复治疗后,优6例,良20例,可3例,差5例,优良率76.7%,结果表明康复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骨折愈合顺利,功能恢复良好。
3 讨论
双胫腓骨骨折是下肢骨折的特殊类型,治疗时间较长,合并症较多,由于没有健肢功能代偿,无法实现早期下地锻炼,因此功能恢复较慢,易出现功能障碍。本组患者虽经早期开始康复锻炼,但完全恢复正常者仅占17.6%也说明这一问题。 由于此类骨折的特殊性,因此康复治疗更显重要。全身治疗有利于提高心肺器官功能,促进机体恢复正常状态,也有利于局部康复的实现。对帮助神经、肌肉协调性恢复也有作用,同时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消化吸收。本组进行全身治疗的患者精神状态好、食欲增加、睡眠安稳、服用镇痛药物均少于同类骨折患者;局部治疗是决定以后肢体功能完全恢复的主要因素,对双胫腓骨同时骨折的患者,我们多采用坚强内固定,以髓内抗应力固定,加压钢板为主。局部治疗从促进关节肌肉功能和骨折愈合二个主要方面进行,本组通过早期肌肉收缩和按摩促进患肢循环、软化和松解粘连,防止发生关节组织挛缩及功能障碍。通过变换角度石膏固定有较好效果,一方面可减少被动活动痛苦;另一方面使骨折愈合有一个稳定时间,同时对骨折端产生应力刺激,蹬踏练习和管型保护下负重站立等增加轴向应力刺激,促进骨折端骨痂生长。 双胫腓骨骨折术后康复治疗要持久,虽然本组术后早期就开始了多方面的康复治疗,但患肢功能完全恢复并不理想,说明康复治疗的难度。本组经过康复治疗,取得76.7%的优良率,也说明康复治疗的意义重大。
上一个医学论文: 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112例儿麻和脑瘫残肢畸形手术矫治效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