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
|
孙亚萍 陈亚平 庄细琴 蒋瑾
摘 要 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病人,病情危重且进展迅速,救治困难,死亡率高。总结抢救38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病人的护理体会,认为:伤后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积极治疗及护理原发伤,保护和恢复脑功能;加强对易发器官的功能保护和监测;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各种诱发因素,尽可能地阻断连锁反应,减少受累器官个数,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保证。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护理
Key words Cranial injury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Nursing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1]是指严重创伤、失血、休克或大手术等应激状态下,机体同时或序贯发生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的综合征。MODS是创伤外科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此病治疗困难,死亡率高。颅脑损伤并发MODS者亦不少见,已为神经外科医护人员所重视。近年来,我科收治颅脑损伤并发MODS者38例,根据这组病人的特点,我们找出其主要护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治疗护理原发伤,保护和恢复脑功能的同时,特别加强了对易发器官的功能监测和保护。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89~1996年共收治颅脑损伤并发MODS者38例,其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15岁以下2例;16~59岁24例;60岁以上12例。GCS计分3~4分16例;5~8分22例。 1.2 受累器官 38例中受累器官总数达122例次。肺和胃肠道为“高发”器官且常首先受累。各器官或系统功能不全出现频数,以及受累器官数与死亡率的关系见表1,2。 1.3 治疗结果 38例中治愈17例,治愈率44.74%,死亡19例,病死率50%;2例长期昏迷。 2 护理措施 2.1 积极治疗原发伤,保护和恢复脑功能 颅脑损伤脑功能障碍是MODS主要诱因,积极治疗和护理脑损伤,恢复脑功能是防治MODS的最基本措施。 2.1.1 将病人安置于神经外科监护病房,使用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及颅内压的变化情况,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肢体活动情况,及时、准确记录监测结果。颅内压(ICP)监护能准确反应颅内压的动态改变,颅内压正常值在平静状态下<2.0kPa;轻度增高为2.0~2.67kPa;中度增高为2.67~5.33kPa;重度增高时>5.33kPa。出现中度以上ICP增高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报告医师。本组病例中有4例在出现颅内压增高时急查CT发现继发或迟发血肿,在脑疝发生前行开颅手术,减轻了继发性脑损伤。
表1 本组各器官或系统功能不全发生频率
受累器官及系统 发生例次(%) 发生频率(%) 首发例次 呼 吸 35 (92.11) 28.69 18 胃 肠 31 (81.58) 25.41 12 循 环 24 (63.18) 19.67 4 肾 脏 14 (36.84) 11.48 4 肝 脏 11 (28.95) 9.02 0 血 液 6 (15.79) 4.92 0 代 谢 1 (2.63) 0.82 0 合 计 122 100.00 38 表2 本组受累器官及系统数与病死率的关系
受累器官及系统数 病例数 死亡数 病死率(%) 2 9 1 11.11 3 16 9 56.25 4 10 7 70.00 5 2 1 50.00 6 1 1 100.00 合 计 38 19 50.00 2.1.2 根据病情给予头部冰枕、冰帽,腹股沟等大血管表浅处置冰袋降温,或使用电动降温毯进行人工冬眠治疗,有效地控制中枢性高热,降低脑细胞的代谢和耗氧量,增强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力,有助于防止或减轻脑水肿。 2.2 加强呼吸道护理及肺功能的监测 2.2.1 及时彻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有效供氧。一般供氧浓度在30%~35%,保持氧饱和度>97%。在按常规做好气管切开护理的同时,特别注意勤[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并发症的相关分析及护理对策 下一个医学论文: 带血管游离髂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