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 红细胞流变特性的变化及其关系的研究 |
|
36.1±1.32* 7.04±0.59 中危组 11 45.1±2.17 9.72±0.73 中度高血压 中危组 11 52.4±1.67 11.67±0.65 高危组 12 61.8±3.12 13.01±0.78 重度高血压 高危组 18 70.5±2.55 14.77±0.47 很高危组 16 82.1±3.43 16.13±0.52 F 值 25.44 20.17 P 值 <0.01 <0.01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余各组间血浆ET、EFI值比较P<0.01
由表2结果可见,不同血压水平EH患者按危险量化分组,随着其危险度的增加,血浆ET含量和 EFI明显增高,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2.3 EH患者血压与血浆内皮素和EFI呈正相关(r分别为0.7819和 0.8693,均P<0.01);EFI与血浆ET含量呈正相关(r=0.7914,P<0. 01),见相关直线图,随着高血压程度的加重,EFI与血浆ET含量的相关性明显增强(轻度高血 压r=0.6135,P<0.01;中度高血压r=0.6728,P<0.01;重度 高血压r=0.7401,P<0.001)。 图1 EH患者收缩压与EFI相关情况
图2 EH患者ET与收缩压相关情况 图3 EH患者ET与EFI相关情况
* 1mmHg=0.133kPa
3 讨 论
本文结果表明,EH患者血浆ET含量和EFI明显升高;随着高血压程度的加重和疾病的 进展,二指标变化逐渐明显,表现为随着高血压程度的加重,血浆ET含量和EFI明显升高,提示E H患者血压升高的程度和疾病的进展与血浆ET含量的升高 和红细胞流变特性的改变有关;EH患 者血压与血浆ET含量和EFI呈正相关,随着高血压程度和其危险度的加重,血压与血浆ET含量 和EFI及血浆ET含量与EFI的相关性明显增强,进一步说明EH患者血压升高的程度和危险度与 血浆ET含量和EFI变化的关系,同时也说明EH患者血浆ET含量的明显升高和ED的降低可能对血 压的升高和疾病的进展起促进作用。由此可见,EH患者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和疾病的进展与多 种发病因素有关;血浆ET含量的升高和ED的降低参与了高血压病理生理的发生发展过程 [1~4]。 本文结果还显示,EH患者EFI升高,血浆ET含量随之升高,EFI与血浆ET含量呈正相关,随着高 血压程度的加重,EFI与血浆ET含量的关系明显增强,提示EH患者血浆ET含量的升高可能与ED 降低有关。EH患者ED降低致使血浆ET含量升高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推测EH患者EFI升高,其 可变形能力降低,这样的红细胞在流经毛细血管时,Faharaeus-Lindqvist效应受损,“临界 半径”扩大,“逆转效应”提前,使红细胞难以通过毛细血管,导致微循环阻力增大,灌流量减 少,使组织缺血缺氧,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功能发生改变产生内皮素[3~5],引起血管 对收缩物质反应增强,导致外周阻力和血压升高。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壮族人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与ABO血型的关联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急性心肌梗死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