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血糖误诊为急性脑卒中30例临床分析 |
|
杜汇海 郭学芳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可出现低血糖,但多不典型 ,可只表现为皮肤潮湿,瞳孔散大,或肢体瘫痪、昏迷、精神症状,甚至心绞痛等,易误诊 为急性脑卒中,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患者生命,本文总结30例低血糖患者误诊为急性脑卒中 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引起同道们的重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60~82岁,全部病例均有明确的糖尿 病史,诊断符合WHO所建议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病程4个月至20年。伴有高血压 病16例,冠心病14例,肾损害18例。患者服用优降糖、降糖灵、消渴丸、D860、达美康等, 其中优降糖、降糖灵、消渴丸合用16例,优降糖、D860合用10例,消渴丸、达美康合用4 例。每天用量:优降糖5~15mg,降糖灵50~150mg,消渴丸15~30粒,D860 1.5~3.0 g,达美康160~320mg。 1.2 临床表现 发病时间:早晨4~6时12例,上午8~10时8例,下午2~5 时10例。所有病 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症状,其中躁动不安、多语、哭闹6例;表情呆板、反应迟钝4例 ;浅昏迷12例;中度昏迷8例。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22例;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 减弱8例。一侧肢体中枢性偏瘫26例,四肢瘫4例,肢体肌力Ⅱ~Ⅳ级不等,病理征(+); 所有病例无明显高颅压表现。 1.3 辅助检查 发病后30分钟至24小时查血糖0.8~2.6mmol/L, 血、尿酮体均为阴性,尿糖阴性。血钾<3.0mmol/L 10例,3.0~3.5mmol/L 14 例,3.6~5.5mmol/L 6例。心电图:异常窦性心律26例,其中窦性心动过速22例,窦 性心动过缓1例,窦性心律不齐3例;异位心律4例;心肌供血不足14例。 1.4 治疗方法 明确低血糖诊断后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60~100ml,10~20分钟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若半小时后仍无改善, 则应考虑有脑水肿,给予20%甘 露醇250ml静脉点滴。继之以10%葡萄糖500ml加10%氯化钾针10ml,胞二磷胆碱0.5g 静脉点滴。而后每隔2小时复查一次血糖、电解质,根据检测数值调整葡萄糖用量及补充电 解质,观察1~2天。
2 结 果
痊愈26例,留有智能、肢体后遗症3例,死亡1例。留有后遗症的3例患者考虑与发现 其低血糖时间较晚有关,损伤的脑细胞呈不可逆损害所致;死亡的1例患者系高龄,多脏器 功能衰竭所致。
3 讨 论
3.1 病因及发病机制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 首先考虑降糖药物过量所引起。 包括口服 降糖药物过量,胰岛素用量过大或因其他疾病应用扑热息痛、心得安、保泰松、酚妥拉明、 异烟肼等有降糖功效的药物。其次老年人调节激素功能差,当血糖偏低时不能及时分 泌升高血糖激素,所以老年患者易发生低血糖。再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心肾功能损害,心功 能不全导致肾血流量减少,肾功能不全致使小球滤过率降低,均可致降糖药物在体内积蓄, 发生低血糖[2]。 低血糖可直接造成脑神经细胞能量代谢障碍,致弥散性脑功能缺 失[3]。 低血糖并发神经功能缺损的机制不详,可能因为:①脑组织中几乎无葡萄糖的储备,低 血糖时首先影响脑组织能量代谢,加之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已有动脉硬化或糖尿病血管病变, 这 些血液循环不畅的部位更易受累,而表现为各种局灶性神经病变的症状和体征。②由于低血 糖引起生理性应激,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脑血管痉挛或选择性损害脆弱神经元,临 床表现为肢体瘫痪、失语及精神障碍等,出现精神症状可能与额叶或颞叶功能紊乱有关。 3.2 误诊原因 ①低血糖时主要有肾上腺素样作用和中枢神经功能不全症 状两类,前者为 临床医生所熟悉,表现为饥饿感、心悸、多汗、头晕、眼花等。但在老年人,特别是病史较长者,低血糖时其肾上腺素样作用常不明显,且因脑动脉硬化,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功能不 全,如:头痛、意识模糊,反应迟钝、昏迷、肢体瘫痪等,与急性脑卒中很相似。②忽视了 详细的病史询问,全面查体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尤其是对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时表现为急性脑 卒中相似的症状及体征认识不足。 3.3 防治措施 ①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上, 应遵循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 的原则,应找出每 个患者的最佳剂量,使血糖缓慢降至正常。②医患双方应熟悉低血糖的临床表现。③对老年 人不宜苛求降到正常,切忌矫枉过正。④饮食定时定量,用胰岛素治疗者注射半小时一定要 进餐,脆性[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尿毒症继发性甲旁亢两种治疗方案比较 下一个医学论文: 脑血管意外并发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21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