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氟伐他汀对冠心病心绞痛缓解率的影响 |
|
方瑞忠 王彦明 刘霞
氟伐他汀是新一代完全人工合成的降高胆固醇血症药物,为了解其非降脂方面 的作用,对我科60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997年8月至1998年10月在我院诊断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8例,冠 心病诊断参照1979年WHO标准,有典型的心绞痛发作,心绞痛发作≥5次/周,心电图监测或活动 平板试验阳性,其中男性42例,女性76例,平均年龄(58.6±10.6)岁(38~72岁),连续 2次以上,每次间隔至少1个月测定沉淀血清总胆固醇(TC)>6.5mmol/L,其中伴有血清甘油 三酯(TG)>2.3mmol/L者16例,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者(即男性<0.9mm ol/L,女性<1.0mmol/L)共19例,体质量指数>25者68例,体质量指数<24者50例。 被研究者8周内未用过调脂药物。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58例。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氟伐他汀(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9202 98)20mg每晚餐后1次服用,连续服用12周,此间患者可继续服用硝酸酯类药物,Ca2+通 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转换酶抑制剂等,服用6周后若TC未达到标准者加氟伐他汀至40mg 每晚1次口服。若有心绞痛发作,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片剂,控制心绞痛发作。对照组:只应用硝 酸酯类药物、Ca2+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或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 1.3 疗效评定 参照1979年上海会议制定的“冠心病心绞痛及ECG疗效评 定标准”评定。 临床疗效 显效:同等劳累强度不引起心绞痛发作,或发作次数减少>80%,硝酸甘油含服量 减少>80%。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含服量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 硝酸甘油含服量减少<50%。加重:心绞痛发作及硝酸甘油含服量较治疗前增加。
2 结 果
2.1 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缓解率显效3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加重0例,总有效率 为93.3%。对照组显效26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加重2例,总有效率75.9%。两组比 较有显著性差异(秩和检验,uc=2.21,P<0.05)。 2.2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 见表1。
表1 氟伐他汀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mmol/ L)
TC TG HDL-C LDL-C 治疗前 6.915±0.868 2.225±1.245 1.301±0.455 4.672±0. 887 治疗6周 5.599±0.835 1.879±1.146 1.242±0.424 3.623±0.899 治疗12周 5.643±0.608 1.905±0.963 1.272±0.474 3.519±0.618 F值 2.038 1.671 1.085 2.060 P值 <0.01 >0.05 >0.05 <0.01
2.3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有3例发生胃肠道不适,1例出现AST比正常高限略 增高一倍以下,无主诉不适,继续治疗后症状消失,AST降至正常。 3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发作不外乎冠状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痉挛两个原因。冠心病与血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临床心血管病主要事件发生率密切相关 [1]。调脂治疗虽可使粥样斑块脂质核缩小或消退,更为重要的是它能使病变斑块稳定, 以及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正常化,从而减少粥样斑块纤维帽破裂、血栓形成及冠状动脉痉 挛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共同的始动环节发生[2]。氟伐他汀作为一种完全人工合 成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减少肝内胆固醇的合成,而且通过反馈调节增加LDL受体的合成, 促进循环血浆中LDL的清除。而且氟伐他汀具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重要因素平 滑肌细胞增生的作用。氟伐他汀不通过P4503A代谢,这样就减少了药物间发生严重相互作用 的可能性。本文治疗观察氟伐他汀(来适可)在[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氨酰心安治疗快速型心房颤动的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