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速肌肉训练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
|
x Inc, New York)。测试前对测试系统进行常规校正。选择测试速度为慢速(60°/s)、中速(120°/s)和快速(180°/s)3种。先测健侧,后侧患侧。测试顺序为慢速、中速和快速。每组测试前先进行3次亚极量运动作为准备活动,随后尽全力作膝关节屈伸运动,其中慢速和中速测试时共屈伸5次,快速测试时屈伸膝25次。 1.3 训练方法 1.3.1 等速训练:在Cybex-6000型等速测力仪训练系统上进行患膝屈伸肌群等速向心训练。每组训练选择8种运动速度,分别为30°/s、60°/s、90°/s、120°/s、120°/s、90°/s、60°/s、30°/s,每种运动速度作最大屈伸收缩各10次,中间休息30s。每次训练共完成2组,渐增至4组,共320次屈伸活动,每组间休息5min。训练时间为每周3次,共训练4周。在训练前后分别对患膝屈伸肌群功能进行测试。 1.3.2 等长训练:训练在Cybex-6000型等速测力仪训练系统上进行。膝关节于10°、30°、60°、90°、100°时各作1组屈伸膝间歇等长抗阻练习(髋关节位于90°),每组屈伸抗阻各10次,交替进行,每次维持10s;2次之间放松2~5s,组间休息30s;视病人具体情况决定运动强度,一般每组前8次用50%的力量,以后12次主观上尽全力。 1.4 测试指标:峰力矩、总作功量、平均功率和爆发力。 1.5 统计学处理:t检验。
2 结果 见表1、2。
表1 各种膝关节伤病训练后伸肌功能改善情况(%)
病 种 例数 训练方法 峰力矩(N*m) 功(J) 180°/s 平均功率(W) 180°/s 爆发力(J) 180°/s
60°/s 120°/s 180°/s 半月板损伤〔2〕 10 等速向心 41 42 39 57 38 38 膝关节骨关节炎〔3〕 14 多点等长 21 34 41 30 NS 32 膝关节镜术〔4〕,* 37 等速向心 36 7 29 29 31 10
注:与训练前相比,P<0.05,* 为体重百分比的差值 表2 各种膝关节伤病训练后屈肌功能改善情况(%)
病 种 例数 训练方法 峰力矩(N*m) 功(J) 180°/s 平均功率(W) 180°/s 爆发力(J) 180°/s 60°/s 120°/s 180°/s 半月板损伤〔2〕 10 等速向心 29 36 15 49 7 12 膝关节骨关节炎〔3〕 14 多点等长 36 56 90 96 NS 69 膝关节镜术〔4〕,* 37 等速向心 29 18 21 22 34 13
注:与训练前相比,P<0.05,* 为体重百分比的差值 3 讨论 3.1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肌肉功能训练 本文对1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有明显肌力下降的患者进行不同速度的训练,经4周共10~12次的等速向心肌力训练,患膝屈伸肌力明显增加,下肢的功能也显著提高。 3.2 膝关节伤病关节镜术后的肌肉功能训练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膝关节损伤后期膝屈伸肌等速肌力测试随访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肝素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