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心脑血管病患者行为类型与血浆儿茶酚胺关系的探讨

陈晓光1 孙银香1 程兰英2 徐亚平2

  自从Friedman和Roseman提出“A型行为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的观点以来,业已40年有余〔1〕,我国大规模跨省多单位协作的流行病学研究,开国内心身医学研究之先声,至今已有10余年。虽有争议,但诸多学者以大量临床和流行病学统计资料支持此论点。
  本文测查了30例心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心理应激前后儿茶酚胺浓度,以实验数据证明:A型行为确与心脑血管病相关;A型行为者在患心脑血管病后仍需积极地进行行为矫治。

1 对象和方法
  选择1993年7~9月在我院康复科治疗的心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30例,同时发给两份问卷:全国行为医学协作组所的“A型行为问卷”和“改良的Friedman问卷”,由患者自行填写。积分在29分以上者为A型;28分以下者为B型,两卷相同,两组性别、年龄、患病种类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表1)。
  血浆儿茶酚胺基础值测定方法:受试者以康复锻炼为主,未服用影响儿茶酚胺测定的药物,嘱受试者在受试前一天晚开始避免体力消耗及精神刺激等,安静入睡,次晨起床前,抽静脉血5ml,备检。

表1 患者一般情况


分型 例 男 女 年龄(岁) 脑梗塞 脑出血 心梗 高血压 冠心病并高血压 糖尿病
A型 16 12 4 59.25±6.90 10 1 2 9 8 8
B型 14 13 2 62.71±6.68 11 2 2 6 5 5

  心理应激:嘱患者连续做100减7的运算,持续3分钟,即刻抽血送检。
  血样由我院临床医学研究所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进行测定〔2〕。检测物质有:①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②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3-methoxy-4 hydroxyphenylglycol, MHPG);③肾上腺素(Adrenaline, AD);④间甲去甲肾上腺素(Normeta nephrine, NMN);⑤多巴胺(Dopamine, DA)。
  所有资料,组间显著性检验用不配对t检验。

2 结果
  行为分型:两问卷积分在29分以上者16人,28分以下者14人(表2)。
  血浆儿茶酚胺基础值: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表3)。心理应激后两组的NE、AD值均有升高,但A型组较B型组升高明显,DA、MNPG、NMN、DA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见表4。

3 讨论
  A型行为的主要成分是:时间紧迫感和无端的敌意。后者更具危险性,以往大量的流行病学和临床实验已明确表明A型行为与冠心病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应激后较B型者表现出神经内分泌的过度的生理反应〔3〕,继而引起胆固醇,儿茶酚胺等一系列的改变。

表2 行为测试得分和分型()(得分)


分型 例数 A卷 B卷
A型 16 33.33±6.18 32.8±6.46
B型 14 20.14±4.15 17.0±5.22

表3 两组血浆儿茶酚胺基础值()(ng/dl)


分型 例数 NE MHPG AD NMN DA
A型 16 1.29±0.17 0.75±0.98 0.25±0.24 1.64±1.86 0.29±0.36
B型 14 0.45±0.31 0.72±0.62 0.34±0.32 0.91±1.13 0.34±0.26

表4 两组血浆儿茶酚胺应激后增高的均值()(ng/dl)


分型 例数 NE① AD①
A型 14 0.467±0.268 0.731±0.376
B型 13 0.785±0.40 1.373±0.788

注:①A型与B型相比P<0.05
  本实验结果说明A型行为者在患心脑血管病以后,其对应激的过度的生理反应的特点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膈肌原发性血管瘤合并反复胸腔出血一例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肾细胞
    帕金森病和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肌肉硬度
    血管铸型观察bFGF对大鼠颌面部移植脂肪
    我国血管外科发展现状及趋势
    超声血管造影在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治疗
    血管内血栓的介入性局部溶栓治疗效果显
    应用自体静脉做动脉重建时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子宫颈癌组织中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分子变异与2型糖
    颈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颊面部皮肤缺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