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级综合性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若干因素探讨 |
|
、《运动学》、《实用步态分析》等,以及《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等杂志,另外尚存有会议交流资料、录相带、幻灯片等。 3.7 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与5年发展规划 1992年建科时我科除病房、门诊外,仅有理学疗法1室和2室,因此1993年工作计划中重点是建设、完善设在病区的体疗2室。同时开展了监护下渐进斜床站姿位训练、监护下全桥运动、异体屈曲位膝关节功能牵引技术。1994年工作重点是进一步完善体疗2室,建立独立的功能评定室。1995年的计划是建立OT室。1996年科室重点是完善功能评定室与OT室。今年,理疗科并入我科,病区床位增加1倍,科室规模比前扩大了1倍,因此今年的年度计划指导思想是一个中心,二两个基本点,即加强内涵建设,狠抓住院率,完善康复流程。 3.8 开展各种类型的康复医学教育与培训 1992年来,已接收二名进修医师,为医科大学等院校及学会举办的培训班办讲座、授课,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亦扩大了科室的影响。另外,通过“教学相长”促进了科室业务水平的提高。 3.9 质量求效益,科技促发展 在科研方面,我科1994年的颈椎病电生理研究、1995年的功能独立性测量的科研、视觉步态分析、平衡功能测定等多项工作都在有序地进行中,有些技术应用于临床已取得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国家级杂志发表论著5篇,其中2篇获省科协与人事厅颁发的优秀论文二等奖。综述4篇,译文2篇。
4 社会与经济效益 见表1~4。可见,门诊与病房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均呈上升趋势,说明我科已步入良性运转轨道。至于表1出院病人逐年减少,乍看起来病房社会效益呈下降趋势,其实不然,因为建科伊始,我科尚缺乏康复医学专科特色,主要收治病种为颈肩腰腿病,软组织损伤等,但随着科室业务水平的提高,康复医学对象扩大,特色病种,如脑血管意外、外伤性脑损伤、脊髓损伤、关节僵硬逐年增加,此点可以从表2中反映出来。但此类病人住院时间长,周转慢,影响了总出院人数。由于特色病种病人数及其构成比的提高,我们认为我科社会效益亦在不断提高。收治特色病种的经济收入及其增长也是明显的,表3即表明这一点,今后的问题是如何设法提高住院率。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脑血管病后遗症的传统医学康复 下一个医学论文: 我国社区康复体育前景展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