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血管病后遗症的传统医学康复 |
|
急性期就要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和进行被动活动。一般认为,在中风病情稳定后,功能训练从1~7周开始为宜。起初可进行和缓的按摩与被动运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清醒并脱离显著的抑制状态时,就及时开始主动锻炼。在这个阶段的功能训练不要操之过急或多次反复,而应轻松地、缓慢地进行各关节分离独立的动作训练。从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由卧位到膝立位,由膝立位到单膝立位,由单膝立位到立位的全身动作练习。活动范围由小到大,不可太剧烈,否则可致关节疼痛,患者可能因此而不能活动。除训练瘫痪肢体外,还要训练健侧肢体,因健侧肢体活动对患侧的恢复会产生有利影响。同时还要让病人做仰卧起坐,向左向右翻身,以增强躯干肌的力量,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瘫痪康复的目的是尽可能地让患者恢复自理功能。而能否步行则是患者自理的关键。所以瘫痪患者的步行锻炼尤其重要。早期预防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工作做的愈好,经过康复期的积极锻炼患者站立起来的可能性愈大。如果条件许可,应在发病后2~3周开始站立行走训练。早开始站立行走是防止顽固的足下垂的有效方法,也是改善全身生理功能的有效措施。练习站立行走,首先作原地踏步,行走时应平稳缓慢,培养正确的步态,纠正八字足,防止身体过于向健侧偏斜。为了训练步伐平稳及灵活性,可令患者练习上楼梯,沿一直线行走,循画在地上的足印步行等。步行锻炼前必须做好心理准备,首先要消除患者的紧张思想,其次是对肢体的瘫痪程度有充分认识,不要过高要求。重瘫者可由两人左右架住病人,另外一个协助患者迈动患肢,让患者逐渐用力。总之锻炼应循序渐进,切不可急躁冒进,更不能让患者跌倒。否则会影响锻炼的信心,锻炼期间可由短而长,以病人不劳累为度。锻炼时要注意病人的反应和,有头晕、头痛等不适时应停止锻炼,检查血压,暂缓锻炼。偏瘫的患者,第一次得病除特别严重者,经过积极的康复治疗,一般均能基本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复发者经过康复治疗,肢体功能也能有所恢复。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早期康复介入治疗脊髓前半切综合征1例报道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三级综合性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若干因素探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