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体酮穴位注射治疗输尿管结石35例疗效观察 |
|
劳加良 卢萍
黄体酮肌注治疗输尿管结石是目前较理想的方法之一[1],但是穴位用药尚未见报 道。从1993年3月起,应用黄体酮针剂行双侧三阴交穴位注射治疗3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 ,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23例,女12例,年龄20~58岁,平均40岁。 1.2 诊断依据 本组病例均有典型的肾绞痛发作,所有病例均经B超、X线 腹部平片、静脉尿路造影诊断。 1.3 结石情况 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7例,中段6例,下段22例;双侧输尿 管结石2例,单侧输尿管结石33例(其中左侧11例,右侧22例);结石横径在0.3~1.2cm。 1.4 治疗方法 常规消毒双侧三阴交穴位(此穴位于内踝上3寸,当胫骨的 后缘);用7号针头对准穴位刺入0.6~1.5寸,轻轻提插一下,待出现针感后,回抽无血, 快速推药,每侧穴位注射10~15mg黄体酮,每日1次,3天为1疗程。用药后嘱患者多饮水, 适当跳跃活动。
2 结 果
2.1 疗效 本组13例在注射黄体酮后30分钟内肾绞痛缓解,其余22例均有不同程度 的减轻,1疗程后肾绞痛缓解率为100%。1疗程后复查,输尿管结石排出29例,结石位置下移 3例,结石无移动3例。3疗程结束,输尿管结石排出32例,结石无移动3例,治愈率91.4%。 2.2 副作用 4例出现头晕、食欲下降,2例患者痤疮较原增多,其余均未 发现副作用。
3 讨 论
尿路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很多。黄体酮是一种孕激素,它能使泌尿系统平 滑肌普遍松弛扩张及产生节律性蠕动,并可通过竞争性对抗醛固酮,抑制其分泌,影响肾小 管上皮细胞对Na+的重吸收而致溶质性利尿,增加输尿管内压力,促进输尿管结石排出 [1,2]。针刺三阴交穴有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可促进肾盂、输尿管的蠕动 [3]。本组结果表明,利用黄体酮做双侧三阴交穴位注射,具有迅速缓解肾绞痛和排出 输尿管结石作用,副作用少。我们认为,针刺三阴交穴位并注射黄体酮针剂可产生协同作用 。由于观察例数不多,又未作对照观察,因此对该法的真正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单位:劳加良(浙江省桐乡市第三人民医院 314501) 卢萍(浙江省桐乡市第三人民医院 314501)
参 考 文 献 1,曹长胜,朱荣.影响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的有关因素分析.新医学,19 90,21(10):523 2,崔同君,郭新海,秦西林.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及输尿管结石疗效观察.中级医刊,1 993,28(7):59 3,刘钦.尿石症.见:张家口医学专科学校主编.外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420
上一个医学论文: 奥美拉唑 西米替丁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激素替代与胃肠动力药联合治疗更年期功能性消化不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