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简易血透抢救伴急性肾衰竭的多器官衰竭35例报道

彭小梅

  现对35例不能进行常规血透的伴有急性肾衰竭(ARF)的危重多器官衰竭(MOF)进行133例次血 透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5例患者均符合陈德昌等提出的MOF诊断标准[1 ],其中29例为我院住院患者,6例为院外住院患者。男19例,女16例;年龄21~77岁, 平均(39.5±9.3)岁。原发病:脑出血12例;车祸伤6例;马蜂螯伤3例;挤压综 合伤3例;甲状腺及结肠癌术后各1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2例;鱼胆 中毒2例;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2例;流行性出血热1例。起病至MOF发生时间2~15天(平均 7.6天);至ARF发生时间3~20天(平均8.4天)。其中2个器官衰竭15例,3个器官 衰竭11例,4个以上器官衰竭9例。
1.2 ARF情况 35例患者起病至ARF发生时间3~20天,平均8.4天 ,其中少尿型33例(少尿26例,无尿7例),非少尿型2例。血肌酐(Scr)342~765μmol/L,尿 素氮(BUN)19.5~35.4mmol/L,血钾3.2~7.4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 (CO2CP)7~22mmol/L。
1.3 透析指征[2] 少尿或无尿2天,尿毒症症状:肌酐清除 率较正常下降超过50%,或在原肾功能不全基础上肌酐清除率又下降超过15%,或血肌酐升高 达442μmol/L,尿素氮升高达21mmol/L;血钾≥6.5mmol/L;代谢性酸中毒,CO2CP ≤13mmol/L;有肺水肿、脑水肿等先兆者。

2 透析方法

  材料准备:血泵一台,负压吸引器一台,血透器一个,血透管一付,血透穿刺针二根或单针 双腔留置导管一条,商品腹膜液若干(本院患者可用血透机配制的血透液灌入无菌空瓶中); 31例采用血透穿刺针直接动静脉穿刺建立血管通路,4例因严重水肿或低血压致穿剌失败, 而行单针双腔留置导管股静脉插管。体外循环方式与正规血透相同。用浓度为0.1%的 肝素盐水预冲血透管和血透器,将血透管的动静脉端分别接通穿刺好的动静脉针,用血泵调 整血流量为150~250ml/min,用输血管将透析液以150~200ml/min的速度输入血透器的透析 液入口,将空气排出后由出口排出引入有刻度的容器,将每次透析的透析液总出量减总入量 ,差为超滤量,若超滤不足,则继行单超0.5~1小时;将透析液入口用橡皮塞塞紧, 出口接负压吸引器,调节负压为200~300mmHg(1mmHg=0.133kPa),可滤出液体1 500~ 3 000ml。整个血透过程用肝素抗凝,首剂量1 250~2 500U,维持量625~1 250U/h, 视患者出血危险性可调整肝素用量,或治疗结束后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由于简易血透对酸 中毒纠正不佳,故对伴酸中毒患者,透析中或透析后予静滴5%碳酸氢钠250~500ml。

3 结 果

3.1 35例患者均在ARF出现后3日内开始简易血透治疗,每1~2日1次, 每次4~5小时,共进行133次,最多9次,最少1次,平均3.8次,其中死亡16例,病死 率45.7%,器官衰竭数为2、3、4个以上的病死率分别为1/15(6.7%)、6/11(54 .5%)、9/9(100%)(P<0.01),死亡原因分别为:感染4例,肺功能衰竭4例,肝功 能衰竭3例,心功能衰竭2例,脑疝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没有1例死于ARF及其并发症, 存活的19例有9例在实施简易血透3~10天后肾功能恢复,另10例病情稳定后到血透室进行常 规血透,其中8例经常规血透3~9次后肾功能恢复,另2例转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而行维持性血 透治疗。
3.2 取72次简易血透治疗前后标本,观察Scr、BUN、血钾、CO2CP变 化及超滤量(见表1)。

表1 72次简易血透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变化及超滤量


项  目 透析前 透析后 t值 P值
Scr(μmol/L) 534.3±58.2
232.4±64.1
7.724
<0.001

BUN(mmol/L) 39.6±10.4 21.8±9.9 3.747 <0.001
血钾(mmol/L) 4.8±0.3 3.5±0.2 2.134 <0.05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血透病人血浆游离氨基酸谱的分析
    烧伤病人能量消耗的简易测定方法
    自制简易气管引导器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
    自制简易气管引导器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
    重症胰腺炎血透 滤过的治疗研究
    尿毒症血透患者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
    一种简易防护罩对人员防紫外线照射的效
    简易持续气管内液体滴入装置
    血透病人的饮食护理
    留置胃管简易堵管法
    简易通便及人工取便法
    简易呼吸器的临床应用
    小儿肛管排气简易装置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