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临床康复 |
|
杨树发1 王喜臣1 王伟祥1 王大威1 刘畹竹1 王德生1 赵玉金1 李江东1
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是一种特殊类型意识障碍,其特点是睁眼,貌似清醒,但无意识活动,有睡眠-觉醒周期,上述现象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者〔1〕。该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预后差,因而治疗态度不积极,大多数患者不能恢复,为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我院自1991年以来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治疗PVS 112例,取得初步成效。结合临床特点,就治疗及预后情况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2例PVS患者中,男性86例,女性26例。年龄6~79岁,平均36岁。昏迷持续时间3天~420天,平均18天。植物状态持续时间31天~5年4个月,平均6个月。病因:颅脑外伤82例(占74%),脑血管病11例(占10%),脑炎7例(占6%),急性缺氧性脑病7例(占6%),有害气体中毒2例(占2%),其它3例(占2%)。 入院时鼻饲者74例,带气管插管者64例。发热83例,其中肺部感染41例,尿路感染17例,褥疮感染12例,双重感染13例。营养不良40例,呕血10例,高血压7例,休克1例。癫痫发作22例。 102例头部CT平扫结果:脑积水39例、脑萎缩19例、脑软化16例、脑干损伤14例、脑出血8例、脑梗塞3例、其它3例。 本组30例进行脑电图检查,其中20例重度异常,6例中度异常;4例轻度异常。 有20例做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BAEP)及皮层诱发电位(SEP)检查。 1.2 诊断依据 为与国内外PVS临床研究接轨,我们采用1996年4月南京会议制定的PVS临床诊断标准〔1〕:①认知功能丧失,无意识活动,不能执行指令;②保持自主呼吸和血压;③有睡眠-觉醒周期;④无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⑤能自动睁眼或在刺激下睁眼;⑥可有目的性眼球跟踪运动;⑦丘脑下部及脑干功能基本保存。以上7项持续1个月以上。PVS评分采用南京会议制定的标准〔1〕。评分≥3分为完全植物状态,4~7分为不完全植物状态,8~9分为过渡植物状态,10~11分为脱离植物状态,≥12分为意识基本恢复。本组112例PVS入院时属完全植物状态102例,不完全植物状态10例;经过1个月以上治疗后完全植物状态41例,不完全植物状态25例,过渡植物状态5例,脱离植物状态18例,意识恢复22例,死亡1例〔1〕。 1.3 治疗方法 主要是维持最佳营养,水电解质平衡和防治并发症,以及持之以恒的综合康复促醒方法。康复医疗措施有:①良好基础护理;②提供最佳营养,保持水电解质平衡;③控制感染,治疗并发症;④高压氧治疗及血疗;⑤声、光、电感觉刺激装置的应用;⑥祖国传统康复医学应用,如针灸、按摩等;⑦理疗及功能训练;⑧药物,除常规西药,如胞二磷胆碱、脑活素外,还应用自制促醒中药。⑨手术治疗,脑室明显扩大、脑积水患者中经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者,行脑脊液分流术〔3〕。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南京会议(1996年4月)制定的PVS评分标准判定:①≥12分为基本痊愈(意识恢复);②提高6~11分为明显好转;③提高1~5分为好转;④无变化为无效;⑤死亡〔1〕。 2.2 结果 见表1~3。
表1 112例PVS患者综合康复促醒的疗效
疗 效 评 分 例 数 % 基本痊愈 12~18 22 19.6 明显好转 6~11 30 26.9 好 转 1~5 37 33.0 无 效 无变化 22 19.6 死 亡 1 0.9 合 计 112 100.0
表2 112例PVS患者病程与疗效的关系
病程(月) 基本痊愈 明显好转 有 效 无效 合计 1~3 15 10 8 1 34 4~6 2 7 10 4 23 7~10 5 3 7 6 21 ≥11 0 10 12 12 34 合计 22 30 37 23 112
表3 112例PVS患者年龄与疗效的关系
年龄(岁) 基本痊愈 明显好转 有 效 无效 合计 10~29 12 14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高血压患者等长收缩合并乏氏动作时中心血流动力学变化 下一个医学论文: INTERNET上的康复医学信息资源的开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