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摘除术患者的护理 |
|
通过摘除椎间盘组织进行有效机械性减压,使突出的椎间盘回纳,从而减轻或消除脊髓、神经根的受压症状。本组99例病人,PCD后6个月至4年优良率为66.7%~86.1%,与国内外报道颈前路外科手术相当,并发症却低于外科手术。 本组穿刺点血肿3例,脊髓损伤1例(出现于手术99例中的前30例),为术中损伤血管和神经引起,与操作者的手术熟练程度相关,但病人的配合和护士的监护也会影响其判断。因此,我们通过术中加强医、护、患三者合作,降低了术中意外发生,并提高了手术效果。本组后69例手术时间较前30例平均缩短10 min。因椎间盘缺乏血管组织,抗生素的疗效较低,治疗上需再次经皮穿刺对病灶进行清除[2]。因此,椎间盘炎重在预防。经总结教训,护理上加强预防措施,杜绝了椎间盘炎的再发生。 (承蒙肖承江主治医师指导,特致谢)■
作者单位:许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7医院,广州,510137)
参考文献:
[1]潘之清主编.实用脊柱病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07~508 [2]李 健,程立明,张 平.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椎间盘炎的诊断与治疗.广东医学,1997,18(3):148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恢复期病人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诱因调查及护理对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