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脓性角膜炎行治疗性角膜移植术的护理 |
|
杨远霞 吴素虹 肖惠明 潘健
摘 要:为探讨化脓性角膜炎行治疗性角膜移植术的护理,提高角膜移植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对65例化脓性角膜炎行治疗性角膜移植术患者进行了术前、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术前采用局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结膜下注射及全身用药,以控制感染、预防交叉感染和角膜溃疡穿孔;术后进行对症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表明化脓性角膜炎术前的感染控制、及时的角膜移植手术是挽救病人视力的重要手段;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角膜炎,化脓性 角膜移植 护理
Key words:keratitis, pyogenic corneal transplantation nursing care▲
化脓性角膜炎是由细菌、真菌等致病菌引起的角膜化脓性感染。其发病急、进展快,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角膜溃疡穿孔、眼内容物脱出或化脓性眼内炎,不但可致盲,还可导致眼球萎缩而影响美容[1]。因此,该病若药物治疗无效,应不失时机地及时采取治疗性角膜移植术。我院1996年7月至1998年7月对65例患者施行治疗性角膜移植术,其治愈率达90%。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65例患者中,男48例,女17例,年龄21~67岁。患者均为单眼发病,其中右眼24例,左眼41例。细菌性角膜炎30例,真菌性角膜炎22例,13例未查出病原体。患者术前均常规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2周至2.5个月,但病变未控制,角膜溃疡扩大、加深或穿孔,甚至出现眼内容物脱出等。39例行全角膜穿透移植术,12例行部分穿透角膜移植术,6例行眼球前段重建术(全角膜环形巩膜板层的角膜移植),5例行全板层角膜移植术,3例行部分板层移植术。发生继发性青光眼18例(27.69%),前房出血16例(24.62%),浅前房7例(10.77%),感染复发6例(9.23%)。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 化脓性角膜炎多见于青壮年,因发病急、进展快,如药物治疗无效,短时间内可发展为角膜溃疡穿孔、眼内炎、眼球萎缩,患者对病情的发展十分恐惧。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但因手术复杂,术后并发症较多,且角膜移植术后会出现排斥反应,大部分患者对治疗缺乏信心。因此,心理护理显得极为重要。我们除了同情、关心、体贴患者外,还耐心向他们解释治疗性角膜移植术的意义和治疗控制率达90%的效果。随着手术技巧的提高及手术设备改善,治疗性角膜移植术在技术上已相当成熟,目前已被全世界眼科界公认为化脓性角膜炎治疗上的巨大进步[2]。术后并发症虽多,但只要定期随访及早发现,都可得到妥善处理。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并对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心理准备,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2.2 术前护理 ①局部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结膜下注射或用滴眼液,每15 min 1次,晚上涂抗生素或抗真菌眼膏。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②患者所用眼部药物应与其他患者分开,将患者置隔离病房,物品按床边消毒隔离处理。③部分化脓性角膜炎患者可表现为发热、口干、舌苔黄腻、便秘等,我们采用清热、解毒中药(如角膜溃疡方及清开灵等)对症处理。④动作轻柔准确,不压迫眼球,给予包盖患眼,避免对患眼的机械刺激,以减少痛苦。洗眼时可行结膜囊表面麻醉后再冲洗,以免因刺激使患者突然用力闭眼致眼压升高而发生角膜溃疡穿孔致眼内容物脱出。对角膜溃疡穿孔者,洗眼时不翻眼睑,结膜下注射时勿刺伤角膜。 2.3 术后护理 ①角膜移植术后患者常需双眼绷带包扎,行动不便,应嘱其多卧床休息,适当限制活动,协助洗漱、进食、大小便等生活护理,并将患者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信号灯放在其手边,经常巡视,及时解决患者所需。②术后第1天常规检查视力。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角膜移植片的状况,如植片是否透明,上皮是否愈合,切口对合是否良好,有无渗漏,缝线是否在位,前房是否形成,有无前房积脓、出血,有无虹膜前粘连,眼压是否正常等并及时记录。对疼痛明显者应及时对症处理。③术后早期因绷带包扎术眼,不能局部用药,应加强全身应用抗生素。术后3~5 d角膜植片上皮愈合,局部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对术前感染严重者也可提前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但应同时给予保护角膜上皮的药物,如素高捷疗、爱丽滴眼液等滴眼,并密切观察植片上皮情况,若出现植片溃疡,应立即恢复包眼,直到上皮愈合。本组有3例出现植片溃疡,经及时恢复包眼及全身应用抗生素,3 d后溃疡得到控制,5 d后上皮完全愈合。
3[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提高钝器伤断指 肢 再植成功率的手术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脐静脉注射催产素对第三产程的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