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小切口加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中下1 3段骨折

金兆福 潘志军

  胫腓骨中下1/3段骨折后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及不愈合率较高,治疗有一定难度。我院自1994年以来,对59例胫腓骨中下1/3段骨折采用小切口直视下复位骨外固定器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共59例,均为新鲜骨折。男性41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为28岁。其中斜型骨折12例,螺旋型骨折17例,粉碎型骨折27例(其中胫腓骨3段骨折3例),稳定型骨折3例。闭合性骨折24例,开放性骨折35例(根据Gustilo分类法,全部属于Ⅰ、Ⅱ类开放骨折)。合并全身其他部位骨折9例,全部采用小切口直视下骨折手法复位,应用单臂外固定器固定。
  2.治疗方法:闭合性骨折参照摄片,并同时扪摸骨折端作一小切口,切口一般在4~7 cm,然后分离至骨折端,不需剥离骨膜,直视下手法复位加用布巾钳协助,争取一次将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并维持牵引,再行穿针外固定。开放性骨折先行清创,伤口小者在原伤口两端作适当扩大,后按闭合骨折处理。对斜型、螺旋型骨折或大块骨片分离者加1~2枚螺丝钉做内固定。对3段骨折如系斜型或螺旋型,上下端各用1~2枚螺丝钉做内固定,再用单臂外固定器固定。
  3.治疗结果:所有骨折病例均达到解剖复位。术后即可在病床上进行患肢关节功能锻炼,2周后扶拐下地不负重活动,平均住院22天。伤口愈合情况:42例甲类愈合,17例乙类愈合,未发现伤口化脓,骨质外露。骨折愈合时间最短51天,最长为212天,平均142天,未发现骨不连接及畸形愈合。均恢复原工作,膝关节完全恢复正常活动,仅有2例踝关节背伸稍受限,快走时有轻度跛行。

讨  论
  胫腓骨中下1/3段骨折后,由于其营养血管损伤,却本身软组织覆盖少,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发生率较高[1]。因此寻找一种合适的固定显得很重要。目前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四种:螺丝钉内固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髓内钉固定,外固定器固定。螺丝钉内固定可用于斜型或螺旋型骨折,但整个治疗期必须有坚强石膏外固定[1]。钢板内固定固定牢靠,不易再发生移位,但在操作时需剥离骨膜。而骨膜剥离将造成骨折处成骨细胞的减少和局部血循环系统的损害,削弱了骨折愈合的能力,使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2]。若有伤口不能覆盖或有污染时,钢板暴露在外,伤口难以愈合,其异物作用又使感染不能控制。用于胫骨的髓内钉,常用的如Lotter三棱钉、Ender钉、“V”型钉、交锁髓内钉等。前两种需用多根钉,虽可防止胫骨发生成角畸形,但由于固定不坚固,仍可发生骨折横移位及旋转畸形。“V”钉可以控制旋转移位的部位,但仅限于中段骨折,且有时打入困难[1]。交锁髓内钉能控制旋转,固定确切,符合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要求,但操作较复杂,费用高,在开放骨折中使用有一定危险性。
  骨外固定器既可牢固地稳定骨折,创口内又无异物存留,组织损伤小,有利感染控制,对骨折端的血供影响小,允许对组织进行必要的修复,可早期功能活动,有利于组织修复、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3]。待骨折中后期有骨痂形成时松开加长旋钮,予骨折端的动力性加压,更符合骨折愈合的生理要求。
  对某些闭合骨折,虽可在X透视下手法复位,然后外固定,但有时手法复位需反复多次,这无疑加重原有创伤。特别是严重粉碎骨折,往往软组织损伤严重,肿张明显,给闭合复位带来困难。
  小切口直视下骨折手法复位后用外固定器,可以在直视下全面判断骨折端的情况,往往可以争取一次达到解剖复位,且因切口小,不剥离骨膜,基本上不加重原有创伤,局部血供影响小,有利于骨折愈合。对斜型、螺旋型骨折或大的骨折片可用1~2枚螺丝钉固定,有暂时的稳定作用,易使骨折端解剖复位后稳定,给外固定穿针及固定架组合安装带来很大方便,同时也减少了术后的不稳定因素,促进骨折的愈合。
  目前我国基层医院多无C臂带电视X光机,该方法简单方便实用,不需要增加特殊手术设备,容易在基层医院推广。
  穿针外固定的一个较常见并发症是针孔感染,我们的经验是在手术中应注意尽量减少针孔处皮肤张力,加强针孔护理,每天两次在针孔处滴注酒精,术后应用抗生素,待体温正常后3~5天停用抗生素。如出现针孔感染,及时用自制的祛腐生肌的中药外敷,疗效满意,未发现有不能控制的感染。

作者单位:金兆福 浙江省三门县人民医院骨科 317100;
     潘志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310009

参 考 文 献

1 陆裕朴,胥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小切口开胸术治疗肺部疾病30例体会
    ZT胶关闭手术切口46例分析
    小横切口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应用
    外环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68例
    腹部切口裂开的防治分析
    小切口切除面部皮脂腺囊肿
    微切口技术治疗先天肌性斜颈
    粘膜骨膜双减张切口隆颌术
    改良筋膜横切口保留腹壁浅静脉的临床意
    改良小切口与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比较
    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螺钉内固定治疗跟
    腰部皮下组织缝合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
    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20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