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黄芪针剂等治疗急性药物性肾损害36例报告

林 

  药物引起肾脏损害是临床常见疾病,也是老年人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常见原因,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出现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本人将治疗36例药物性急性肾脏损害病例总结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男24例,女12例;年龄52~76岁。其中使用氨基甙类抗菌素28例,非甾体抗类药6例,甘露醇2例。这些病人否认过去有肾脏疾病史。病者在使用药物后出现少尿、尿检异常,尿蛋白(+~),可见红细胞及白细胞,部分有管型出现。其中12例有尿素氮、血肌酐增高,尿素氮7.5~12 mmol/L,肌酐180~310 μmol/L。
  2.治疗方法 除病者原发病未全愈需使用药物外,停用肾脏损害有关药物。全部采用黄芪注射液(四川地奥制药厂或上海福达制药厂)20~30 ml,复方丹参注射液(上海第一制药厂)12~16 ml加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每一周为一疗程。显效后维持5天。若静滴二疗程无效者则停药。糖尿病人则液体改用0.45%生理盐水。
  3.疗效判定 显效:尿量恢复正常,尿常规检查基本正常。血尿素氮、肌酐恢复正常。有效:尿量明显增加,尿常规有明显改善,血尿素氮、肌酐下降近正常值。无效:症状无改善,尿常规、血尿素氮、肌酐无改变或恶化。
  4.结果 显效2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
  5.不良反应 本组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讨  论
  药物引起肾脏损害在基层医院较常见,尤其氨基糖甙类抗菌素和非甾体抗类药应用广泛是主要病因。药物性肾脏损害是老年人急性肾功能不全原因之一。本人用黄芪合丹参两种注射液治疗急性药物性肾脏损害,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较好治疗效果,防止了病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黄芪有补中益气、利水功能。近代研究有保护肾脏、抑制肾脏炎症、减少尿蛋白等作用。同时能增加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分泌,具有一定抗炎、抗过敏、调节免疫功能,从而影响体内某些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以上药理对肾脏损害恢复有明显治疗作用。丹参具有活血去瘀功能、能改善肾脏微循环、抗凝、调节代谢、调节免疫等作用。静脉注射对改善肾脏微循环效果明显,能增加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这些作用对肾功能恢复有明显疗效。黄芪与丹参二种注射液合用对药物性肾脏损害有相加治疗作用。这种方法尤其在基层医院应用治疗急性药物性肾脏损害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有一定意义。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补脾益肠丸中黄芪的薄层鉴别
    黄芪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血清TNF
    肾炎冲剂中黄芪甲甙含量测定
    双黄连粉针剂临床应用进展
    黄芪注射液合SSL方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
    消风散加黄芪治疗慢性荨麻疹32例
    黄芪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黄芪刺五加片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内源
    黄芪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鹿茸精华素针剂对色素斑的疗效观察
    黄芪对感染病毒大鼠心肌细胞钙通道及钠
    黄芪注射液与固本咳喘片治疗慢性支气管
    加味黄芪五物汤治疗产后身痛106例临床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